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第31集团军某旅购40T服务器 存储海量作战数据

2014年04月09日 10:1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我们刚买了个‘大书架’,再也不用担心‘书’没地方放了。”4月1日,记者在陆军第31集团军某旅采访,旅长邬仁刚卖了个“关子”。他所说的“大书架”,其实指的是一台容量为40T的服务器。这台刚刚购置的服务器专门用于海量作战数据存储。

  “这笔开支既没有挤占训练经费,也没有从后装经费里掏,是从家底中自掏腰包。”邬旅长介绍说,从今年开始,他们每年都会从家底经费中拿出一部分资金,设立“作战数据库建设经费”,专门对“采集端口”“软件升级维护”等10多个项目进行保障。

  为作战数据准备专项经费,这个决定是经历“阵痛”后作出的。去年8月,该旅作为“蓝军”旅开赴某陌生地域参加实兵对抗演练,侦察科连夜对驻训区域地形地貌、气象水文等重要数据进行采集。由于时间紧迫,有人推荐使用“某型经纬仪”辅助数据采集工作。该型经纬仪需到地方市场购置,然后进行军用改造。

  采购方案确定,准备付款时却卡了壳:作战数据属于装备建设的内容,但和其他看得见的装备不同,作战数据没有“编制”,也就没有经费预算保障,这套装备近万元,不是个小数目,几个业务科推来推去都不愿“埋单”,最终采购计划“夭折”了。战后复盘,因为没有购入该型经纬仪,地理信息方面的数据录入准确性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演练效果。

  “真打起仗来,这可要付出惨痛代价!”痛定思痛,该旅党委决定自掏家底,对作战数据建设的软硬件分门别类,从“采集、甄别、录入、取用、更新”等关键环节着手,为作战数据建设提供经费保障。他们还在司令部自动化站设立“数据采集员”岗位,负责与地方测绘、交通、水利等10多个部门联络协调,提高作战数据建设质量和效益。

  专项保障让作战数据建设告别临时状态。前不久,该旅作训科在重难点攻关时提出运用无人机开展复杂地形数据采集。经过周密论证,他们向旅党委提请了“购置某型摄像监控系统”的方案。由于有了专项预算保障,这个方案很快获得批准。现在,这套系统已投入使用,很短时间内就更新复杂地形数据千余组。

  “无形装备”的投入谁来管

  大数据,需要大投入。据国际权威机构统计:在信息系统建设阶段,硬件、软件、数据的投入比例通常为2.5∶1∶6.5,到了信息系统运用的阶段,投入的比例将变为1∶10∶100。

  然而,在一些部队,作战数据建设目前仍是“没娘的孩子”——没人管。与武器装备等硬件平台相比,作战数据建设缺制度保障、缺资金投入、缺人才支持。囿于传统思维,有些部队领导更愿意将钱花在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平台上,对于“无形装备”作战数据及软件更新升级方面,很少有人舍得投入。这种“重硬轻软”的倾向,实在不可取——没有海量数据作支撑,再先进的系统也难以发挥作用。我们常说,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如今,这个“刀刃”,不仅指作战急需的硬件平台,还指作战数据等“无形装备”。

  “无形装备”的投入,究竟该由谁来管?在为这则新闻的创新举措叫好的同时,编者认为:要彻底改变作战数据建设缺经费的“尴尬情况”,需要从顶层设计上通过制订政策制度来解决。(余金虎、记者欧阳浩)

【编辑:张海桐】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