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军区司令员:军民融合既能兴国又可强军

2014年08月06日 07:19 来源:人民日报 参与互动(0)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鲜明地提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时代命题,视野开阔、内涵丰富、指向明确,开辟了军民融合式发展新境界。习近平同志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特点规律,以及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战略路径、关键招数。

  军民融合是一项国家战略,既是兴国之举,又是强军之策

  习近平同志关于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兴国与强军的路径问题。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我们的强国梦,没有一支强大的军队,没有一个巩固的国防,强国梦难以实现。历史表明,军民融合既可兴国、又可强军。进入信息化时代,我们更有理由坚信,军民融合得越广越深,资源配置就越优化,技术运用就越充分,中国梦强军梦进程就越快。

  军民融合有传统优势。我国的军民融合,有着深厚的理论渊源、光辉的历史传承和丰硕的实践成果。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军民两用”思想。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同志提出军队要“忍耐”“以民养军”。20世纪90年代,江泽民同志提出要坚持“两头兼顾、协调发展”方针。新世纪新阶段,胡锦涛同志强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促进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在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习近平同志号召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赋予军民融合这一传统优势以新的时代内涵。这条道路,一定会越走越坚实、越走越宽阔。

  军民融合有制度优势。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有着无可比拟的制度优势。一方面,我国奉行积极防御国防政策,保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失衡”。我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争霸、不搞军备竞赛,国防建设能够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能始终保持协调平衡发展态势。另一方面,我国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保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不失控”。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推动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集中力量办大事”就能集智攻关、超越发展,确保谋有方向、建有规划。

  军民融合有发展优势。习近平同志指出,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有利于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有利于增强国家战争潜力和国防实力。“两个有利于”,描绘了军民融合的广阔前景。我国正处在经济大发展、科技大创新的时代,军民一体化趋势明显,特别是地方在人才、技术、装备、设施等诸多领域,具有领先优势;实施“民转军”战略,既能迅速提高国防现代化水平,又能给经济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我国是一个资源匮乏国家,军民融合式发展实质是内涵式发展,可以做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实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

  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

  习近平同志指出,“军队要遵循国防经济规律和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建设规律,自觉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目前,制约军民融合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障碍、利益藩篱依然存在。究其原因,在于对信息化条件下战斗力和生产力互为依存、相互作用的内在规律认知不深,没有很好地找到两者的融合点。在中国梦强军梦的大目标下,两者事实上具有高度的整体性、兼容性、协调性。

  发展阶段同步。目前,我国加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建设正在由工业化半工业化向信息化转型;我军加速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国防和军队建设正在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转型。两者都是由一种较为初级的、不成熟、不完善的发展阶段向更高级的阶段跨越,都处在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规划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宏伟蓝图,不失时机地将国防和军队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体系,扬两者优长、补各自不足,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双轮并驱”。

  发展动力同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第一战斗力,是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跨越式发展的强大动力。习近平同志深刻指出:“只有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竞争和发展的主动权,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国防安全和其他安全”。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军队和地方拥有独具特色的人才队伍、设施设备和科研成果。如果能够整合起来、联合起来,就能汇聚成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和技术竞争能力,从根本上改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为发展生产力、提升战斗力提供有力保障。

  发展机理同一。习近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五次集体学习中强调指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并把这两个作用形象地用“看不见的手”和“看得见的手”来比喻。军民融合实质上是资源整合,整合的本质是利益调整,归根结底要靠“两只手”同时作用。用好“看得见的手”,需要在国家层面建立统一领导、军地协调、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机制,制定发展规划、完善政策法规,把重大融合建设项目统筹好、设计好、落实好;用好“看不见的手”,需要引入竞争激发活力,打破军工垄断体制、降低民企准入门槛、强化安全保密监管,确保资源投入有质量有效益。

  军队要服从国家整体布局,国家布局要充分考虑国防建设

  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自觉把经济布局调整同国防布局完善有机结合起来”。发展是大局,安全也是大局。只要从国家整体布局出发,经济布局和国防布局就是一个利益共同体,就不会成为矛盾对立面。立足当前国情军情,应重点关注三个方面的国防布局。

  经济发达地区。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沿海经济带,既是我国改革开放主要经济成果的聚集地,也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前沿。这些地区人口众多、经济发达,重要政治、经济、军事、交通和民生目标密集。在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布局与国防布局必须两手抓、两手硬。特别是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在基础设施建设和民船民车建造、高新技术研发中贯彻国防需求,实现国防布局与经济布局深度融合。

  老少边穷地区。我国西部由于地处偏远、地域广阔、经济相对落后、与他国接壤,促发展保安全保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应坚持兴边强边与戍边稳边相结合的方略,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的同时,进一步强化全民国防教育,建强民兵预备役力量,将国防布局渗透到基层,坚决把“三股势力”的嚣张气焰打下去。应高度关注边疆民族地区征兵工作,力争每一个民族村每年都有青年参军,让他们到部队的大学校、大熔炉中锻造成长,为保一方稳定、促一方发展培养骨干力量。

  新兴发展领域。海洋、空天、网络信息等新兴领域,既是经济技术的制高点,也是利益拓展的制高点,还是国家安全的制高点。相对而言,在空天和网络信息领域,很多空间的划分、权益的归属尚无明确界定,其核心技术又具有很强的军民通用特征,国防布局和经济布局应齐头并进,抓紧抢占制高点、争夺主动权。在海洋领域应贯彻“民事为先、军为后盾”的策略,努力开创维护海洋国土安全的新局面。

  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政治基础

  习近平同志强调,“军政军民团结是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的重要政治保障。”这一论断蕴含着两个基本原理:其一,“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其二,“没有一支人民军队,就没有人民的一切”。一句话,“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革命战争年代如此,和平建设时期亦如此。坚如磐石的军政军民关系,是同心协力做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这篇大文章的政治基础,也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政治基础。

  同心筑梦的理想认同。中国梦强军梦是军政军民的共同理想信念、共同目标追求、共同福祉所在,从而使军政军民具有同心筑梦的理想认同。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国家兴旺,军队强大,中国人的腰杆才会硬。可以说,中国梦强军梦系着千万家、连着你我他。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每个人就都将拥有出彩人生。

  鱼水情深的情感互融。我军从一开始就同人民形成了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新型军民关系,也就是军民鱼水情。军队为了百姓,生命不足惜;百姓为了军队,利益不足惜,成为中国军民关系的一道亮丽风景。当前,面对“战场”与“市场”的新考验,面对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不断传承发展拥政爱民、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要深刻认识到,军政一体、军民一家永不过时,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党政军民永远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奋斗联合体;荣辱与共、休戚相关,政府的形象和军队的形象都是党的形象、国家的形象、民族的形象;顾全大局、奉献牺牲时刻需要,军地双方都应当站在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高度,讲政治、顾大局,少算自身小账,多算国家大账。

  共铸复兴的使命担当。实现中国梦强军梦,需要确立三种鲜明导向:人民军队始终不忘备战打仗,努力做到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领土完整和发展利益;各级政府致力发展不忘国防,主动把建设强大国防作为分内之责,引导社会各方力量支持国防、服务军队;人民群众致富不忘报国,自觉肩负起拥军支前、参军报国、为国尽责的光荣义务。这样,就能在全社会凝聚起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的强大正能量。

  (作者为广州军区司令员)

【编辑:王硕】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