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武警班长钻探青藏生命禁区 背设备上山不怕晕倒

2014年11月25日 09:0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0)

  班长华伶俐有着“金刚钻”的美誉,不是因为他夺得过全国钻探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而是他在阿尼玛卿山脉上“一钻到位”。

  阿尼玛卿雪山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氧气含量不足内地的30%,被生物学家称为“生命禁区”;八九月份山顶最低气温达-30℃,被地质学家叫做“永冻层”。

  8月的一个傍晚,风雪怒吼,李瑞和下士华伶俐正在钻台下啃干粮。高原反应让他们食欲不振,脑袋像戴上了“紧箍咒”,隐隐作痛。忽然,旋转的钻杆传来“哧哧啦啦”的声音,好像被钳子紧紧卡住。

  “不好!”听出钻头遇到阻力,被高原反应折磨得浑浑噩噩的华伶俐一下子像换了一个人似的,蹭地一下跳上钻台,降低油门,慢慢提出钻杆,空钻四五分钟后,再猛加油门,轻轻放下钻杆,旋转声音又恢复正常。

  “班长,你下来休息,我盯着。”李瑞看险情排除,站在钻台下对华伶俐大喊。

  “钻到了花岗岩。”华伶俐两手合成喇叭,回绝李瑞:“岩心层坚硬,弄不好就会出事,今晚还是我盯。”华伶俐真神,听声音能判断故障。只见他转过身,蹲在顺风口,侧着耳朵听钻杆声音,那一动不动的身影像一尊雕像。

  一连4天,他守在钻台旁,直到取出岩心才下来睡了个囫囵觉。

  华伶俐还有更神的。有一个钻孔的岩层倾角大,断层交错多,钻到200多米再也钻不下去,有人建议重新打孔,但是那样近百万元就等于打了水漂。他反复论证后,大胆采用高难度的斜孔钻探法,把钻头倾角78度往下钻。为防止出现意外,他背着氧气袋,在钻机下睡了23天,顺利取出了500米深的岩心。

  “他真是一把‘金刚钻’!”业内专家听说华伶俐这一技术创新后,无不称奇。

  青藏高原,地质复杂,永冻层深,容易发生断杆、塌孔等故障。钻机开机后,打一个孔至少需要半个月,这期间一分钟也不能停。一旦停下,钻头被冻住,不仅损失严重,而且影响工期。

  特殊的地理环境,对于华伶俐来说,是技能考验,更是生理考验。2010年,某部前往海拔6000多米的阿尼玛卿雪山钻探,钻孔定在海拔5100米的山脉上。4月初,华伶俐带领钻探班抵达山下,发现这里千里冰封。

  “往山上背设备,每趟300块钱。”为早日把30多吨的设备架起来,华伶俐去雇民工,民工一听价钱蜂拥而上。民工爬到半道,喘不上气来,不要钱跑了。

  华伶俐追着加价:“每趟600块!”

  “你找别人吧。”民工回绝。

  不得已,他雇了3匹骡子。趟积雪、穿峡谷、过冰山,骡子走一会儿,跪在雪里歇一会儿。第4天,有两匹骡子怎么吆喝就是不走。大家正发愁时,这两匹骡子奔向悬崖,“扑通”跳了下去。

  “骡子不干,咱干!”华伶俐扛起最重的钻杆向山上挪动。没走200米,他一头栽倒在地,等缓过神来,又迈开步子。

  他们一天一个来回,路上,晕倒、起来;再晕倒、再起来。总之,脚步没停下。华伶俐和战友开始流鼻血,他让别人轮流休息,自己却坚持带队上山。用了38天才把设备背上了山。

  4年来,华伶俐在生命禁区每年钻探将近7个月,打出12个钻孔没有出现一次故障,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一等功、二等功奖章记录着他军旅之路的海拔高度。(王林琳)

  比海拔更高的是精神

  ■孔庆仁

  海拔5100米的青藏高原,生物学家说是生命禁区,地质学家说是永冻层,不管专家怎么定论,华伶俐用事实印证了“海至尽头天是岸,山到高处人为峰”这句名言。他在高原打破钻探纪录,被大家叫作“金刚钻”。与其说他技术过硬,不如说他意志坚硬。他能够在缺氧状态下坚持工作,靠的是超常的毅力和精神,所以说,精神才是他真正的“金刚钻”。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