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工兵在南苏丹:听到密集枪声见大量弹壳(图)

2015年01月06日 11:27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艰难的回撤:官兵正在拆除板房。燕小辉/摄

  艰难的回撤:托平车经过当地村落中的小河。燕小辉/摄

  艰难的回撤:行军中,车辆艰难行驶。燕小辉/摄

  根据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的指令,位于南苏丹西北部的拉加基地要关闭。特派团将这一任务交给了中国工兵。

  为了中国荣誉,在战火纷飞的异国他乡,中国工兵“蛮拼的”。

  2014年12月9日,中国第13批赴南苏丹(瓦乌)维和工程兵大队受命联合国驻南苏丹特派团(联南苏团),开始执行拉加基地关闭任务。这也是该任务区维和部队首次执行此类任务。根据瓦乌基地指令,大队除需派遣一支30人的工程作业分队至基地,执行为期约25天的施工任务外,还要定期出动车队长途机动往返拉加,实现物资回撤转移。截至目前,维和部队克服种种挑战,艰难转移大部分装备物资,累计出动车辆近百台次,行军里程达4000公里。

  “这是一场硬仗”

  拉加基地位于南苏丹西北部,位置偏远,因形势需要,联合国作出了关闭拉加基地的决定,并将任务主要交予中国工兵。大队领导深知,这不是一项简单的任务。

  2013年12月,独立仅两年多的南苏丹爆发大规模内战。战火延绵数月,直至2014年6月,因雨季来临,道路不通,军队调度困难,局势才趋于平缓。11月进入旱季以来,政府、反政府军又开始频繁调动兵力,时有局部交火。

  另外,拉加当地官员声称,该地区10月曾遭受苏丹战机轰炸,造成至少35人死亡、17人受伤,两国局势持续紧张。中国维和部队此时进入拉加,存在较大安全威胁。

  从大队实际情况看,矛盾也很突出。2014年12月2日,大队刚刚完成轮换交接,对任务区情况还不是很熟悉。一方面,瓦乌至拉加全部为土质道路,车辆通行艰难,人员物资之前全部采取空中运输方式。突然陆路行军,不管是先期勘察,还是后面的人员部署、物资运送,都存有诸多变数;另一方面,大队刚抵达任务区不久,对车辆装备性能还不摸底,贸然长途机动,万一途中车辆损坏无法修复,可能会出现长时间滞留在外,进而诱发突发事件。

  “这是一场硬仗!”大队领导感慨。但在交涉中,联南苏团官员反复强调:关闭拉加基地为当前优先任务,必须尽快启动关闭程序,且于2015年1月初要完成全部人员物资回撤。大队研究后认为,任务事关联南苏团全局部署和拉加基地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必须无条件完成,并正式书面回复:“我们将于3天内进行路线勘察,一周内派遣作业分队至拉加基地,请绝对相信中国工兵的专业素质!”

  经过紧张筹备工作,2014年12月5日,大队参谋长张世敏带领5人小队利用两天时间全程勘察行军路线,为撤离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12月9日,张世敏参谋长再次带队,长途行军21个小时,成功将作业分队部署至拉加基地。中国工兵不惧风险、迎难而上的担当精神赢得了联南苏团的尊敬,瓦乌基地任务保障中心主任乔治·曼苏尔专程致信表达谢意:感谢中国工兵的帮助和支持,这展现出了你们的友善和合作精神。

  “跟蚊子打仗,也得武装到牙齿”

  作业分队到达后第二天,即展开板房拆除、清理场地等任务。但拉加基地是一个成熟基地,投入使用6年多来,相继有7批维和官兵在此不断建设完善,这增加了如今拆除的难度。另外,由于给养保障严重不足、住宿条件恶劣等因素,维和官兵面临重重困难。

  施工中,官兵们顶着40多摄氏度的高温,始终保持着每天拆除打包6间板房的速度。中国工兵效率虽高,但因天气炎热和饮食不当,先后有多人中暑、拉肚子。吊车操作手武装,就因喝生水得了痢疾,腹泻不止,怕拖战友们的后腿,这位14年的老兵还偷偷流了几次眼泪。

  12月是当地的“冬天”,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高温难耐,到了晚上温度会降到8摄氏度,好多人因此发烧感冒。拉加基地面临关闭,“消杀灭”工作不到位,蚊虫开始肆虐。为此,官兵们上厕所带蚊香,站岗带防蚊罩,睡觉不脱衣服,随身携带驱蚊膏,后装组长李建光开玩笑说:“跟蚊子打仗,也得武装到牙齿。”

  随着工程进度,官兵们拆除住宿板房,搭起帐篷住了进去。晚上天气凉爽尚可入睡,但太阳一出来,帐篷里的温度便直线上升,9时过后,里面像蒸笼一样进不去人。到了中午,温度更是高达50摄氏度,官兵们只能在树荫下休息,打个瞌睡。

  吃饭也是大问题。因当地安全形势紧张,拉加基地空运保障基本停滞,陆运给养也受限制,官兵们每顿饭只有一个菜。一次,张参谋长实在看不下去,午饭时让炊事班多加了一个菜,没想到第二天就遭遇“断粮”,连吃了两顿咸菜。

  生活苦,任务重,但没有人抱怨。“中国军人能够适应任何恶劣环境。”挖掘机操作手王延鹏的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这哪是坐汽车,分明是坐过山车”

  作业分队将物资装进集装箱,瓦乌基地定期派车队运走。对于奔波在路上的官兵来说,每一次行军都足够刻骨铭心。

  从拉加基地驶出,有将近20公里相对平坦的路。“让你体会一下飞奔的感觉。”笔者乘坐王轮驾驶的托平车,体验到所谓的“飞奔”时速也不过25公里,一路跑下来,却已被颠得晕头转向。王轮却说:“这算啥,刚才是‘高速路’,下了‘高速’的感觉才叫‘过瘾’!”

  行驶在坑坑洼洼的土路上,我坐副驾驶座,人一直处于上蹿下跳的状态。

  路上被颠出毛病的人也不少。很多官兵晕车吐了又吐,到了饭点饿得不行,却吃不进去东西。炊事班长乔伟到了目的地,洗澡时才发现,屁股上蹭出好几个泡。过一条浅沟时,参谋李梦春一下子被颠得头撞到车顶,半天才缓过神来,叫道:“妈呀,这哪是坐汽车,分明是坐过山车呀!”

  车辆在土路上行驶,没有风,漫天红尘持久不散,能见度只有10米左右。运输车驾驶员王秀峰将这样的路叫“天路”,意思是尘土随道路一直延绵到天际。

  车辆空调早已损坏,酷热难耐的官兵们只好打开车窗戴上口罩。一会儿工夫,脸上就沾满一层厚厚的红土,摘下眼镜和口罩时,看上去活脱脱一个孙悟空模样。

  路难走,车辆难免发生故障。中午时分,地表温度高达60摄氏度,车辆长时间行驶,爆胎时有发生。同样是因为温度过高,有一次,集装箱内运送的20多块电瓶突然起火,幸好当时车队正在短暂休息,发现及时,否则车辆极易引发大的火情,后果不堪设想。

  行军道路两旁均为茂密的原始丛林,猛兽毒虫横行,也时常有当地武装集聚交火,隐藏重重危机。2014年12月15日,参谋李三笑带队到拉加基地,经过一段崎岖路段时,听到前方有密集的枪声,立即指挥做好战斗准备。走近时,人已散去,只见地面上散落着大量弹壳。

  不到30分钟,两次惊魂

  拉加至瓦乌约320公里,正常行军需15个小时以上,如遇有车辆故障,有时需20个小时,夜间行军在所难免。

  2014年12月19日,副大队长王文广带队到拉加基地。18时30分,夜幕降临时,虽然距离目的地很近了,但这一段20公里路况非常复杂,路上要经过两座狭窄的简易桥梁和3条有水的沟渠,大型机械夜间很难通行。

  简易桥梁宽度仅3米,而托平车左右轮胎间距就有2.8米,过桥时容不得半点差错。驾驶员王轮多次驾车过桥,但在夜间通行还是头一次。在战友的指挥配合下,他屏住呼吸,像走钢丝一样挪动车轮,紧张得满头大汗,在有惊无险中成功通过。

  “车倾斜角度过大,赶紧停车!”在经过一条水沟时,一辆运输车因转向过大,车辆严重倾斜,随时可能翻车。王副大队长马上让经验丰富的驾驶员杨明建进入车内调整,几进几出,车辆终于驶出危险区域。杨明建下车时,已紧张的浑身湿透。

  “不好!车陷到泥里去了!”在另一条沟里,上士于杰驾驶的平板车一时出不来,连试3次都没成功。平板车是个大家伙,陷深了很难把它拉出来。王副大队长招呼大家下车,打着手电搬石头往轮胎底下垫,然后指挥两台运输车并排牵引,折腾了1个半小时,终于化险为夷。

  路好走一点了,车依然开不快。车周围尘土飞扬,驾驶员的目视范围也就几米远,连前车的尾灯都看不见,全凭经验开车。凌晨1时,车队终于到达拉加基地,40公里的路用了6个半小时。

  2014年12月23日,军事组长闫坤带队返回瓦乌,夜间组织休息30分钟。“路左侧树林里有动静!”对讲机里传出的话让闫坤顿时紧张起来,立即命令持枪警戒。几个黑影窜来窜去,却不靠近。“会不会是狒狒啊!”一句话点醒了闫坤。当地丛林里时常有狒狒出没,他拿起一瓶矿泉水扔过去,黑影闻声而逃。虚惊一场,大家长舒了一口气。

  没多久,上士汤传飞感到脚边有东西在动,拿手电筒一照,竟是一条眼镜蛇!他吓得大叫一声,拔腿就跑,惊得闫坤也一身冷汗。不到30分钟,两次惊魂,车队很快上路了。

  眼下,任务已经进入尾声,距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回想走过的路,种种艰辛历历在目,但官兵们感受最深的却不是工作的苦累,而是和平的珍贵。正如一级医院院长邢伟所说:“车队行驶中,时常有当地居民向我们热情地招手,孩子们兴奋地不停追赶。我觉得,他们是在招手和平、追求和平。每每看到这种场景,浑身就充满了力量。”(吴建本 祝传民 燕小辉)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