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专家:“伊斯兰国”适度存在有利于美掌控中东

2015年02月06日 09:35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专家:“伊斯兰国”适度存在有利于美掌控中东

  2014年12月15日,澳大利亚悉尼发生恐怖袭击;2015年1月7日,法国巴黎《查理周刊》遭袭;最近两周,两名日本人质遭“伊斯兰国”撕票……岁末年初,一连串形态各异的恐怖事件为辞旧迎新的世界带来了更多不安。

  近些年,极端恐怖势力上升已是不争事实。阿富汗塔利班、巴基斯坦塔利班、也门“基地组织阿拉伯半岛分支”,伊拉克和叙利亚地区的“伊斯兰国”、北非“伊斯兰马格里布基地组织”,利比亚“利比亚伊斯兰战斗团”、尼日利亚“博科圣地”、索马里“伊斯兰青年党”等极端恐怖组织活动日趋频繁。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异军突起的“伊斯兰国”得到全世界几十个极端恐怖组织的支持或效忠。据BBC报道,2014年11月全球有5000多人死于“圣战者”之手,其中“伊斯兰国”就造成2000多人死亡。多国联合的空袭打击是否需要升级为新的“反恐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讨论。

  出师需有名——

  如何界定当前极端恐怖势力性质

  “反恐”的前提是准确锁定“恐怖组织”。界定恐怖主义政治色彩极强,目前学界对“恐怖主义”定义有上百种,差之毫厘很容易谬以千里。在伊斯兰世界,信仰伊斯兰并不等于原教旨主义,原教旨主义不等于极端主义,极端主义又与恐怖主义有差异。

  如果要发动新的“反恐战争”,关键一点是对“伊斯兰国”的性质进行界定。根据《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定义,“恐怖主义是对各国政府、公众或个人使用令人莫测的暴力、讹诈或威胁,以达到某种特定目的的政治手段”。照此衡量,“伊斯兰国”无疑是典型的恐怖组织。该组织屡屡用绑架勒索、斩首、杀戮、活埋等血腥方式对付“异教徒”和俘虏,以此来恐吓对手,扩张地盘。其极端做法连“基地”组织都无法容忍,甚至“基地”领导人扎瓦赫里也指责“伊斯兰国”是“极端恐怖主义组织”。

  但“伊斯兰国”也有一些不同于一般恐怖组织的新特征。一是谋求独立建国。不同于“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基地”组织,“伊斯兰国”前身早在2006年就定下在伊拉克、叙利亚地区建立逊尼派国家的设想。近年来,该组织在伊拉克和叙利亚攻城略地,控制了近20万平方公里土地,并最终宣布建国。在占领区内,该组织提供水电、发行货币、控制交通,管理银行、学校、法院和清真寺等,俨然一幅国家管理者模样。二是有意识形态系统支撑。“伊斯兰国”主张实施严格伊斯兰法,在占领区内严禁酒吧、音乐等娱乐活动,禁止看世界杯;下令对数百万适龄女性割礼,对通奸罪施以石刑。这些主张和做法虽极端荒诞,却有一整套极端意识形态做支撑。正因为如此,该组织能够吸引全球80多个国家的狂热分子纷至沓来。三是战斗力更强。“伊斯兰国”并非乌合之众,而是一支总人数约两三万的军事力量。经过叙利亚内战“磨练”,该组织成员能够娴熟运用各种武器,实施地面群组协同作战。美国“战争研究所”2014年6月报告称,这一武装力量具有高度机动性和严格纪律。这些新特征,使“伊斯兰国”更像阿富汗塔利班那种宗教军事组织,而不是“基地”组织等传统的恐怖组织。如果发动“反恐战争”,对“伊斯兰国”进行准确定性,恐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亚太还是中东——

  美国真愿重返中东反恐?

  在一场可能的“反恐战争”中,美国显然是最大推动者,但问题是美国是否愿意重返中东反恐?从目前看,这种可能性不是很大。

  首先,与美国战略方向相悖。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美国外交政策出现方向性调整:一方面,加紧在中东战略收缩,对中东事务采取少介入或不介入的态度。5年前,美国在海湾地区的总兵力为2.3万人,现在只剩不到5000人。另一方面,加大战略东移,以遏制和围堵新兴国家。在美国“重返亚太”的战略设计中,未来60%的军力将部署在亚太地区。而重返中东反恐与奥巴马此前外交方向背道而驰。

  其次是美国实力和手段捉襟见肘。目前,美国外债超过l7万亿美元,军费开支缩减。陆军人数已从此前的57万减少到50.5万,2015年底还要减少到49万。美国既要“重返亚太”,又要通过乌克兰问题遏制俄罗斯,还要在中东打击“伊斯兰国”,目标与能力严重不对称,这种四面出击做法很难持续。

  从现实看,“伊斯兰国”对美国利益威胁有限,相反,“伊斯兰国”适度存在对美国利大于弊。

  首先,“伊斯兰国”搅局导致中东地缘碎片化加剧。美国作为游离于欧亚大陆之外的海权国家,其基本战略目标之一,就是使欧亚大陆持续内讧分裂,从而“分而治之”,继续维持世界霸主地位。1996年,美智库曾出台报告,强调通过重塑中东版图确保美国国家利益。小布什总统也赞同“创造性混乱”战略,利用阿拉伯世界的族群、部落、教派的断层带,重塑“阿拉伯-穆斯林”世界,以此保护美国的安全和利益。“伊斯兰国”兴起后,曾宣称其目标之一就是摧毁《赛克斯-皮科特协定》划定的边境和国家,由此客观上加剧了中东地缘碎片化趋势。

  第二,“伊斯兰国”兴起为美国在中东推行“离岸平衡”政策提供筹码。美国中东政策的重点内容,就是挑唆矛盾、分而治之。小布什政府接连发动阿富汗、伊拉克战争,极大破坏中东政治生态,使伊朗地缘环境明显改善,美国则失去实行地区制衡政策的筹码。随着美国在中东战略收缩加快,美国亟需寻找足以遏制伊朗的逊尼派武装力量。“伊斯兰国”战斗力强大,且与伊朗互为天敌,“伊斯兰国”客观上抑制了以伊朗为代表的“什叶派新月地带”扩张势头,使美国有可能重新推行“离岸平衡”政策。

  谁要承担责任——

  制造麻烦者需收拾“反恐烂摊子”

  退一步看,即使国际社会在恐怖主义界定问题取得共识,并愿意协力反恐,如何才能赢得反恐战争的胜利呢?事实证明,在反恐问题上,“高投入不等于高效益”,甚至可能“越反越恐”。

  当年美国倾其国力在中东反恐,但极端恐怖势力反而更趋壮大。因此美国决策者十分担心,如果美国在反“伊斯兰国”行动中投入过大、用力过猛,会再次陷入中东泥潭。有美国学者认为,当年“基地”发动“9·11”袭击,目的就是刺激美国深陷伊斯兰世界。当前“伊斯兰国”频频挑衅美国,同样是刺激美国重蹈覆辙,将西方“十字军”吸引到伊斯兰土地上,以便动员中东穆斯林共同对“异教徒”发动圣战。因此,奥巴马政府对此谨小慎微。

  矛盾在于,仅靠当前的“轻脚印”反恐战略(包括无人机反恐,特种部队精确打击等),很难对“伊斯兰国”这种“升级版”的极端组织构成致命打击。目前,“伊斯兰国”在伊拉克和叙利亚吸引和招募到许多感受到压迫、背叛和恐吓的逊尼派民众。美国要想击败“伊斯兰国”,需要包括外交、情报、经济、政治乃至意识形态在内的综合战略,并需要多年才能见效。美国“战争研究所”学者就认为,如果对“伊斯兰国”使用“摧毁”一词,意味着美国是在谋求综合性胜利。但目前美国反恐主要靠军事打击(尤其是空袭),这即便削弱了“伊斯兰国”,也会增强“基地”组织、“支持阵线”和“呼罗珊”等其他极端恐怖组织力量。到底何种反恐策略有效,美国该如何把握火候,恐怕其至今心中无底。

  中国有句古话:“解铃还须系铃人”。“伊斯兰国”兴起是美国错误中东政策所致。当年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使伊拉克由治到乱,由此孕育了“伊斯兰国”的前身伊拉克“基地”分支。2011年以来,美国在叙利亚策动政权更替,支持和纵容叙反对派武装,由此使“伊斯兰国”乘机发展壮大。与此同时,美国在伊拉克安全局势动荡、伊安全部队战斗力孱弱的情况下匆忙撤军,又为“伊斯兰国”填补力量空白提供了难得机遇。公允地说,“伊斯兰国”本身就是美国有意无意制造出来的麻烦。既然麻烦是美国惹出来的,美国就有义务承担更多收拾残局的责任。

  (作者田文林 单位: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 )

  制图:苏 鹏

  图片资料:杨 磊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