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美军“空海一体战”改名:为亚太冲突划定红线

2015年03月20日 09:11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美国《防务内情》近日披露,美军联合参谋部以备忘录的形式正式将“空海一体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五角大楼称,新概念并非试图以“介入与机动替代空海作战”,也不意味着对“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全盘抛弃。更名后,新作战概念的开发工作将主要由联合参谋部联合部队发展局“操刀”,预计于2015年秋公布。自2010年首次正式公布后,“空海一体战”的概念一直备受美军高层重视,在美军联合作战条令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2015年伊始,美军突然宣布弃用“空海一体战”这一提法,其背后用意值得推敲。

  更换“马甲”——

  深藏锋芒,改变尴尬处境

  “空海一体战”概念出台以来,因其浓厚的冷战思维和军事对抗色彩,不仅引起了相关国家不满,甚至遭到了美国盟友的质疑。

  “空海一体战”概念的思想根源是“空地一体战”理论。上世纪80年代初,为对抗苏军的大纵深立体作战,美军推出了“空地一体战”理论,强调运用空中和地面火力对敌实施全纵深打击。与“空地一体战”类似,“空海一体战”也有明确的作战环境与作战对象:以西太平洋地区为主战场,以地区新兴大国为主要作战对象。虽然美军官方一再否认,但维持霸权毫无疑问是“空海一体战”的主基调。英国《金融时报》曾指出,“空海一体战”概念具有浓重的冷战遗风。许多美国防务专家也认为,“空海一体战”概念过于咄咄逼人。可以说,火药味十足的“空海一体战”是美国军事霸权图谋的集中展示,不能不引起中国、俄罗斯等国的警惕。

  对于美国亚太盟国而言,“空海一体战”不仅使其处于“选边站”的尴尬位置,而且将其置于充当美军“炮灰”的危险处境。根据“空海一体战”作战构想,散布于亚太盟国的美军基地肩负支援美军作战、分散敌军火力、抗敌首轮打击的艰巨任务。可以说,接受“空海一体战”理论,意味着将本国绑上美军战车,面临巨大风险。鉴于此,韩国、澳大利亚等美国盟友以及大多数亚太国家,都对美国“空海一体战”的概念表示沉默或作壁上观,以“作战细节尚未公开”为由应付了事。

  可见,“空海一体战”概念非但没有发挥威慑对手、安抚盟友的目的,反而因其浓厚的冷战遗风使美国沦为道德上的“矮子”。对于“空海一体战”概念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美国国防部可以说是始料未及。此次更名,正是美军对此的反思和调整。

  美军将“空海一体战”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意在向外界传递一个信息:新概念旨在维护美军在太空、网络、海洋、天空等全球公共领域的行动自由。在当前亚太地区岛屿主权争端持续升温,地缘政治博弈不断加剧之时,一向善于借“维护国际水域和领空行动自由”之名插足别国事务的美国突然如此更名,颇用了一番心思。这样一来,不仅可淡化原来概念里遏制对抗的冷战色彩,还可实现美军的身份转换:即试图从亚太地区和平与稳定的“搅局者”,变成维护全球公域自由通行权的所谓“捍卫者”。

  吸纳“新员”——

  消除内斗,整合军种资源

  过去5年,美军各军种和防务界一直就“空海一体战”应由“谁参与、谁指挥、谁主导”等问题争论不休。由于“空海一体战”概念侧重于发展网络化、一体化的海空力量,因此遭到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抵制。

  美国陆军认为,过去10多年陆军一直是海外反恐战场上的主力军,如今美国新军事战略聚焦亚太,本来在反恐战争中没出多大力气的海、空军却要把自己塑造成“包打天下”的全能救星,将陆军置于前所未有的定位危机。最让陆军无法容忍的是,负责开发“空海一体战”概念的“空海一体战”办公室还具有指导美军装备研发和采购的功能,如空军远程隐形轰炸机、海军无人作战飞机等项目就是依据“空海一体战”的作战需求确定的。

  事实上,过去几年“空海一体战”概念对美国陆军的影响已逐步显现。在美军新一轮军力调整中,陆军成为最大的输家,其兵力规模将削减至2019财年的44万左右,而海空军规模维持基本不变。从近两年美国国防预算分配看,海、空军份额呈上升势头,而陆军和海军陆战队均有所削减。这引起了海军陆战队以及陆军将领的极大不满。美国太平洋司令部陆军司令弗朗西斯·维辛斯基中将曾公开表达对“空海一体战”的不满,认为这是不折不扣的“军种歧视”和“抢预算”阴谋。

  作为回应,美国陆军从多方面实施了“反击”。一是联合海军陆战队出台了“进入行动联合概念”,使其成为联合行动介入构想的第二个下位概念,与“空海一体战”概念具有同等地位。二是由现任陆军参谋长雷蒙德·奥迪尔诺亲自出面游说,推动在国防部设立战略地面力量办公室,吸纳海军陆战队和特种作战司令部参与其中。三是由太平洋司令部陆军司令文森特·布鲁克斯提出“太平洋通道训练与备战计划”,努力提高陆军对太平洋战区各类威胁的灵活反应能力。

  “空海一体战”概念引发的军种内斗,既有损军种间的联合,也造成了国防资源的浪费,令五角大楼深感头痛。美国国防部负责采办、技术与后勤的副部长肯德尔曾公开表达对“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失望。

  此次更名,代表了五角大楼消除内耗、整合资源的新尝试。将“空海一体战”概念更名为“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可消除概念中与生俱来的“军种歧视”。更重要的是,新概念正式把陆军纳入其中,以便凝聚诸军种力量。从目前情况看,陆军在新概念中的作用主要包括防空反导、战役战术火力打击、特种侦察和破袭等。宏观上讲,将陆军纳入其中,有利于加强对各军种的联合管理,加快各军种作战能力一体化建设,最大限度发挥诸军兵种力量聚合优势,保持美军整体作战能力的领先地位。从微观的角度出发,吸收陆军后,美军在西太地区可运用的作战资源更多,运用武力的手段和方式更丰富,打造联盟的途径和渠道也将大大拓展。

  明确“目标”——

  统一认识,谋求加速推进

  过去几年,外界对“空海一体战”概念批评最多的正是其模糊的目标定位和极大的失控风险。尽管五角大楼一再声称,“空海一体战”是一个目标有限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降低风险和保持美国的行动自由”,但外界对此并不买账。

  批评人士指出,“空海一体战”设想运用网络化、一体化的海空力量在陆、海、空、天、网五大作战领域与敌交锋,尤其是强调对敌作战体系实施纵深打击,因此极易使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美国知名防务专家埃米泰·埃特西尼认为,“空海一体战”概念具有与生俱来的“升级性”,甚至可能引发核大战。

  这种担忧在美国亚太盟友当中极为盛行,并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盟国参与“空海一体战”的热情。日本《外交家》杂志也曾刊文指出,“空海一体战”概念引发的对抗最终可能演变成核竞争。

  从目前情况看,与“空海一体战”概念相比,“全球公域介入与机动联合”概念的最大不同是目标更加明确:即确保美军获取和保持全球公共领域的行动自由,而不是谋求彻底击败目标国。这意味着,在新概念框架内,美军可能放弃或者克制对目标国内陆纵深目标的打击,将主要战场限定在全球公域范围内,如12海里领海外的海洋公域。这就相当于为未来冲突划定了红线,为军事冲突装上“刹车”系统。对于美国国内反对人士和亚太盟友而言,这无疑是一颗“定心丸”。

  2013年5月公布的《空海一体战 :军种协作应对反介入和区域拒止挑战》文件指出:“从创建之初开始,美军就在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以应对不断发展变化的威胁”。“空海一体战”概念的发展演变恰恰体现了这一思路。美军弃用“空海一体战”这一提法,放弃的只不过是个名称。通过增强合法性、消除军种内斗和明确作战目标,美军为新概念的开发扫清了障碍。随着新概念的逐渐成形,在谋求亚太地区霸权问题上,美军的目的将更加清晰,手法将更加隐蔽,危险性也随之增强。

  陈航辉 陈 兰 制图:苏鹏 图片资料:杨磊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