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空军曾因二代机与三代机接头不通用增大保障难度

2015年05月20日 08:47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战机起飞前,场站官兵进行精心保障。徐边春摄

  起飞!起飞!天空星光熠熠,机场流光溢彩,歼击机、预警机、运输机等多种机型升空,各类保障车辆穿梭往来,初夏之夜,一场体系对抗令成空驻滇某场站格外繁忙。坐镇指挥室,各作战单元尽收眼底,轻点鼠标,一道道指令快速传达到每个保障单元,数十台保障车辆迅速就位,快速充填加挂……

  未来战场,航空兵场站已不再是传统意义的战机港湾,更是各种作战要素、信息资源汇聚的中枢。自10年前国产三代战机成建制入驻,这个场站历任党委紧贴职能使命,带领官兵接力攻关,创新保障模式、提升保障效益,连续8年保持军事训练一级单位,5次被评为先进党委,走出了一条信息化保障变革之路。

  一份预案,折射能力“代差”

  10年前,首支国产三代战机团落户红土高原。望着一架架新型战机降落机场,参与保障的场站官兵个个激情满怀。

  站领导一连3个月吃住都在外场。有人做过统计:新战机列装当年,场站很少有官兵休假;改装之初的3年,全站官兵平均每年休息不超过10天。

  然而,一场演练中的尴尬,却给大家泼了一盆冷水:上级组织一次应急保障演练,站机关在作保障方案时,反复8次未能过关。

  考核人员如此评价:以二代战机的经验保障三代战机部队飞行,方案格格不入。

  一份预案折射的是保障能力和观念的“代差”。场站党委反思认为,三代战机信息化程度高,保障必须依靠精细化。

  “核心就是‘标准’二字!但是三代战机的保障标准是什么?上级没指示,书里没答案,一切靠自己。” 站长袁志军回忆说。

  从那天起,针对新机保障特点,党委一班人根据分工,带领官兵开始持续攻关,对传统飞行保障“三个阶段”进行优化,逐渐摸索出“目标精准、流程优化、过程可控、评估客观”一整套标准流程。初步形成涵盖油料、航材等17个领域70多种专业的一整套国产新型战机飞行训练后勤保障标准体系。

  如今,飞行保障都要填写程序检查单、岗位工作程序卡、标准职责卡、应急处置卡,每项工作业务流程、工作内容以及应急处置都有一套标准。去年,场站的优质保障场次率达到了100%。

  一纸假条,折射效益短板

  作为多机种保障基地,该场站平时训练任务十分繁重,去年保障飞行就达328个场次,一年365天几乎连轴转,保障水平却始终保持在优质。官兵们坦言,信息化成为保障效益的倍增器。

  说起来,通向信息化的道路也是被逼出来的。

  近年来,空军转型建设发展进入新阶段,部队实战化训练程度逐步加大,新型战机开始频频飞出“红土”,上高原、下海疆、赴戈壁,仅2009年,场站就担负外出驻训任务4次,比上年翻了一番,后勤综合保障的难度、强度陡增。

  “那时候,场站保障力出现了瓶颈。一是人员太辛苦,经常连轴转,更别提换班轮休;二是装备吃不消,大家都忙于完成日常保障任务,对装备研究不深不透,加之长期超负荷运转,导致故障频发。”

  站长袁志军无法忘记,自己的抽屉里,无奈地压着一份份假条。“官兵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可贵,但以消耗人力为代价的保障模式不是长久之计,必须依靠信息化提升保障效率。”

  2010年5月,场站自筹经费,研发《保障装备3D模拟训练系统》,涵盖31种骨干保障装备。依托此系统,在人员不占用装备的情况下,即可展开一专多能、一兵多用的“双一”训练,培训效率大幅提升。如今,场站50%的保障骨干具备“一专多能”的素质。

  观念一变天地宽。场站采取自主研发、联合开发、集成引进等方式,集智攻关,建设新型数据库。飞行保障指令一键下达;保障状态、流程数据质量实况在线更新;保障供求双方信息实时感知,大幅度提高了保障效率。

  目前场站已完成集油料、场务、航材等17个保障单元的信息化子网建设,并将各子网建设成集内场管理与外场保障资源兼容共享、信息实时传递的网络体系,实现了信息化的全方位、全岗位覆盖。

  一个接头,折射融合之难

  一个接头,却实实在在给士官吴万林带来烦恼——

  场站同时保障二、三代战机,两型战机使用同一型号电源车,却因接头不通用,需要增加电源车数量。

  接头的苦恼折射出的是融合之难。保障一架战机翱翔蓝天,仅场站就涉及近百个专业,各专业如果不能实现深度融合,势必影响战斗力提升。

  现代战争打得就是“体系”,讲究各兵种密切协同、深度融合。囿于门户之见,各部队、各专业、各兵种之间往往各自为政,常常陷入单打独斗的境地。

  提高通用保障能力势在必行。在保障两种机型日常训练的基础上,场站立足现有人员、装备,全面研究各类机型保障特点,设计制作各型接头、卡口和转换器,适度改造装备以提高通用性,通过“请进来讲、走出去学”拓展人员保障经验和技能,使场站拥有了保障空军所有现役机型的能力。

  2012年以来,场站开启了国产三代飞机快速保障法研究,通过优化保障程序的方式,对现有保障流程进行研究分析,调整合并、压减一些不影响保障质量和安全的环节,一个紧贴作战飞行任务的新型保障体系悄然成型。

  为了真正把各个保障要素“攥指成拳”,场站按作战需要对各型保障装备进行“集约化、小型化、方舱化”处理,研究制定后勤保障“拓扑图”和26套战机不同规模出动伴随保障预案,部队空地大规模出动时间大幅度压缩,快速反应能力大大增强。

  一份清单,折射出可贵担当

  去年4月初,一支来自战区外的兄弟飞行部队首次来此执行驻训任务,他们原计划自带保障装备实施地面转场。没想到场站机关提供的一份短短的保障清单,让兄弟单位喜出望外!

  按照这份清单,不仅大型保障设备不用带,就连伞勤、航医、油料化验等都可以在场站得到保障。

  兄弟单位反复核实,也有人善意提醒场站领导说:“这几个专业很‘特殊’。”这其中的“特殊性”其实很简单:兄弟单位自带保障设备,很多保障的风险就落在兄弟单位身上;场站保障的环节越多,不仅人员骨干力量相对吃紧,风险系数也会大大增加。

  “这个小算盘不是我们不会打,但是战机落在我们的机场的那一刻,场站就是处在战斗的第一线,我们必须以打仗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场站领导如是说。

  年初,为迎接参加演习的地导、雷达等部队700余名官兵进驻,场站先后花费数十万元对老营区进行综合整治。一位驻训部队领导为他们提供的优质服务点赞:“每次到了这儿,不用去想自己的人住哪、吃啥,只考虑完成任务就行。”

  “其实,场站的保障能力,有时候不是素质问题,而是观念问题,看你敢不敢作为、敢不敢担当。”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该场站在同行中率先提出了“主动保障”的口号。

  从“被动保障”到“主动保障”,一字之变,透射的正是红土高原上这一群官兵的使命和担当。 (徐边春 常信超 本报特约通讯员 杨 进)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