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澳前总理:中美不可能开战 双方都高估两国竞争

2015年11月03日 09:17 来源:环球网 参与互动 

  10月30日,南海舰队某驱逐舰支队导弹护卫舰运城舰与法国海军“葡月”号导弹护卫舰在南海某海域围绕《海上意外相遇规则》,进行了一场以占领补给阵位、编队运动等为内容的海上联合演练。

  当前,第二届“读懂中国”国际会议正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议中心召开。11月2日,澳大利亚前总理陆克文出席了会议并做了以《世界眼中的中国》为题的主旨演讲,就经济、外交、国际关系等问题解读中国。陆克文指出,外界对中国的解读不够全面,同时,他表示,中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有目共睹,比如,新疆的宽带无线比美国曼哈顿还好,他自己就有过亲身体会。

  要读懂中国人“重视家庭、个人储蓄”等“大事”

  在会议上,陆克文表示,理解中国不仅要“读”也要“懂”。这就意味着,世界在读中国的过程中也要不断反思,读懂中国历史、政治经济的复杂性,还要了解中国现在正在发生的事情。中国人重视家庭、教育、崇尚辛勤工作、努力奋斗以及个人储蓄,中国人喜欢商业和企业精神。世界不应低估这些特质,这些不是小事,而是大事,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

  中国需要一位核心的“经济发言人”

  陆克文指出,目前对于中国的难题是,西方会过高估计中国经济发展,低估经济耐受性和可持续性。他表示,西方的评论家对于中国股市等问题的分析很多都过于主观,对中国人民币最近3%的贬值的分析亦是如此。同样,外界关注中国的制造业放缓,但没看到中国劳动更密集的服务业状况并不如此;关注中国经济发展增速放缓,但忽视了中国的失业率一直非常稳定。

  对此,陆克文表示,尽管中国经济放缓产生了复杂影响,但外界更应该关注中国在帮助六亿多人口脱贫以及让在世界银行贫困线以下的两亿人口维持基本温饱这些方面所做的伟大努力。 陆克文还指出,中国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效果显著,各方有目共睹。他还举例说,新疆的宽带无线比美国曼哈顿还好,自己就有过亲身体会。

  同时,他也强调,中国内部经济发展对于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很大贡献。没有中国的增长,就没有世界经济的重大发展。中国GDP在2015年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40%说明,没有中国的经济增长,全球经济将非常脆弱。

  此外,陆克文建议,中国政府需要一位核心的经济发言人来解释目前中国的经济现状,以及如何应对日常复杂的挑战,让世界更好读懂中国。

  中国从乾隆时期至今一直着眼于国内

  陆克文表示,中国的外交政策对世界其他国家的影响最为直接。目前对于中国的误解之一在于一些邻国认为中国是否有过军国主义领土扩张。他认为,自中国清朝乾隆皇帝至今,中国一直更着眼于国内,如抗击日本侵略等,这和过去的英法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侵略性质并不相同。

  陆克文指出,他这么讲,并不想降低中国南海问题的严重性,但他强调,世界更应注意到,中国领导人把更多的注意力都放在环境治理、区域战略发展和稳定等重要问题上。

  中美“不”可能“爆发战争”

  谈到中美关系问题,陆克文表示,目前的中国和美国倾向于高估两国的竞争,而低估彼此的共同点,这是思维方式的问题,需要努力转变。同时,他也提出,如果说中美双方是否考虑过爆发战争冲突的可能这一问题,他的答案是“否”(No)。对于中美关系,陆克文期待着未来出现新的模式转变。

  就亚太格局问题,陆克文指出,美国和亚洲同盟的未来、中俄关系、中美海军成长轨迹、数字网络争端等问题都需要各国认真解决,严格管控。每个问题的解决难度都受相关国家的战略认知影响。但他相信,战略性差异可以通过时间和沟通消除。

  因此,陆克文建议,一方面,各国应认识并管控分歧,尊重彼此的不同。另一方面,区域内应积极进行建设性合作,如区域架构合作、双边投资等,推动各国建设性互动。

  外界担心中国改变全球治理格局,是过于夸张

  陆克文提到,外界对于中国提出建立亚投行、金砖国家发展银行等产生了一系列辩论,有人担心这些新的格局产生会对带来全球治理方式转变。但他相信,这样的论断过于夸张,并指出中国无意取代布雷顿森林体系。

  陆克文还对中国一直在努力积极参与各项国际事务表示肯定。比如,中国一直表明,联合国是中国外交政策的重心以及重要合作舞台,中方将继续向联合国派出更多维和人员,增派8000名解放军作为维和部队的储备力量。同样,中国在气候公约的维护和践行等方面表现积极,这些都向世界释放了积极信号。(张骜)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