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海军导弹试验鉴定从严:击中目标仍不合格

2016年01月19日 09:40 来源:解放军报 参与互动 

  梦在深蓝挽强弓

  —— 记导弹专家、海军某试验基地副总工程师金振中

  金振中(左二)带领科研团队现场攻关。侯文泽 摄

  2015年9月,北京。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仪式上,我军新型舰空导弹、反舰导弹、岸舰导弹方队隆隆驶过长安街,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观礼台上,一位军人望着威武雄壮的导弹方阵,两眼湿润了——作为一名献身海防导弹试验事业的老兵,那一刻他的内心充满幸福和自豪。

  他,就是海军某试验基地副总工程师金振中。入伍27年来,金振中领衔鉴定了多型多枚新型导弹,攻克40多项重大技术难题,填补4项国内军事科研理论与实践空白,用忠诚和热血树起了当代海上靶场人的好样子。

  “战争不会选择季节,恶劣环境更是对导弹的真实检验”

  寒冬时节,长箭引弓。某型导弹试验到了紧要关头,却遭遇天气突变,航区普降暴雪。

  大雪让地貌发生很大变化,如果按试验计划进行,该型导弹的地形匹配功能将受到影响,试验存在很大风险。是如期进行还是延迟计划?难题摆在了金振中和技术专家组面前。

  面对参试人员犹豫的目光,金振中没有立即表态。他组织力量调取卫星云图,比对地形地貌,分析导弹识别性能。在大量科学数据的支撑下,金振中建议试验如期进行。

  “战争不会选择季节,恶劣环境更是对导弹的真实检验。”作为技术专家组组长,金振中认为新型武器试验就应该从严从难从实战出发。

  试验如期进行,导弹成功命中目标,不仅获取了大量宝贵数据,还大大缩短了该型导弹形成战斗力的周期。

  靶场连着战场,试验关乎实战。在同事孙晓峰眼中,金振中是一心想着打仗的人:“他经常到部队调研,十分关注定型装备在部队的使用情况。”

  一次,金振中参加某型反舰导弹海上实弹打靶,舰上官兵向他反映靶标功能单一、标准各异,无法满足实战化训练需要。“战场上靶标就是‘敌舰’,对手不逼真,实战化训练从何谈起?这个问题我们一定想办法解决。”金振中当即表态。

  两年后,几十套某新型反舰导弹系列靶标和集可视化、实时评判等多功能于一体的训练评估系统,正式进入部队训练装备序列。

  “试验鉴定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打起仗来就要栽大跟头”

  这是一次激烈的分析讨论会。

  生产厂家认为某型导弹在试验中已经击中目标,应以批检成功作为鉴定结论。而金振中提出导弹末端姿态异常,未能完成既定攻击流程,判定导弹飞行试验失败,本次批检试验不合格。

  一时间,分析会陷入僵局。

  最后,经过军地双方技术人员反复观看录像、深入分析数据、科学推理判断,生产厂家接受了金振中的结论。

  “必须站在强军打赢的高度,让试出的装备能打胜仗、让使用装备的部队有信心打胜仗。”金振中话语铿锵。

  作为海军新型武器装备试验部队,金振中所在基地掌握着武器装备的“准生证”。某型舰空导弹试验失利,经技术改进后再次进场试验,但武器系统可靠性仍达不到战技指标。有人找到金振中求情,被他当场回绝:“试验鉴定来不得半点虚假,否则打起仗来就要栽大跟头!”

  金振中不会忘记,那是基地成立初期,我国第一型舰舰导弹进行试验,3名靶场技术干部主动请战登艇,在极限条件下收集导弹发射数据。这种用生命换数据、用热血铸忠诚的感人事迹深深震撼了金振中。

  “为了鉴定出合格的武器装备,官兵舍命付出,我怎么能让不合格武器从我手中走向作战部队?”金振中说。

  “科研创新不能刻舟求剑,必须学会逆水行舟”

  在科研攻关的道路上,金振中给人最深的印象是:不满足、胆子大。

  上个世纪90年代初,判断某一型号导弹是否合格,往往看试验中靶率。低于某个值,就需要发射相同数量的导弹重新再做试验,不仅鉴定结论的可信度不高,还浪费了宝贵的试验资源。

  “一发导弹价格不菲,能不能用较少的导弹试验样本,做出可靠性高的鉴定结论?”金振中勇敢地挑起了这副重担。历经一年多的艰苦攻关,他创造性提出“小子样试验与鉴定理论”。该项研究成果首次应用于某型导弹定型试验,使试验周期较以往缩短80%。

  如今,“小子样”理论被广泛应用于海军各种型号导弹试验中,解决了近百项技术难题,取得了巨大的军事、经济效益。

  曾经,基地由于受试验安全、海空域保障、被试品数量等限制,开展近似实战背景下的试验鉴定工作有一定难度,部分边界条件下的关键指标缺乏科学评估考核方法,难以满足新型导弹试验和基地转型发展的需要。

  为了更准确鉴定出武器装备的实战性能,金振中大胆提出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系统仿真技术,将外场试验资源、实验室资源和仿真设施资源融为一体,设计出一个逼真、复杂、合成的虚拟试验靶场,为新型导弹关键性能与评估提供仿真模拟手段。

  “科研创新不能刻舟求剑,必须学会逆水行舟!”随着十几项重大创新成果一一问世,金振中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冲锋,有力推动了基地导弹试验工程领域跨越式发展。

  ■于贵民 侯文泽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