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信息

扫雷场上中国维和军人的血性与担当

2016年08月01日 21:01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贝鲁特8月1日电 通讯:扫雷场上中国军人的血性与担当

  尹延涛 华迅

  扫雷排爆被称为“刀尖上的舞蹈”。“八一”建军节到来前夕,中国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多功能工兵分队扫雷连官兵兵分三路,再次挺进被视作“死亡地带”的黎巴嫩与以色列之间的临时边界线“蓝线”地区,执行扫雷排爆任务。

  经过3道哨卡的重重检查,中国官兵们终于进入“蓝线”地区。放眼望去,弹痕累累、钢筋裸露,早已人去楼空的危房随处可见,高达3米、布满感应装置的以色列技术围栏一眼望不到头,标有裸露地雷和醒目“白骷髅头”的警示牌让人不寒而栗。

  穿戴防护装具、调试探雷器……一切准备就绪后,上士聂溢斌、下士李路桥与身边战友一一握手拥抱,而后转身走向雷场。

  “每一次拥抱都有可能是永别!”第4次执行维和任务的扫雷二组组长赵天荣说,拥抱是扫雷连的一项传统,每次深入雷场前,他们都会以这种方式表达对战友的鼓励与祝福。

  7月的黎巴嫩正是一年中最热的季节。正午时分,这里的地表温度将近50摄氏度。扫雷作业手杨汉文在厚重的防护服包裹下,顶着烈日走向雷场……

  “通常,扫雷作业每一小时进行一次轮换。”据随队军医杨涛介绍,由于联合国驻黎巴嫩南部临时部队(联黎部队)中曾发生过某国扫雷士兵在雷场中暑晕倒、触雷身亡的事故,“为防止中暑,他们现在每20分钟必须轮换一次。”

  在这里,中国维和官兵的任务是在地雷密布的雷区中开辟安全通道,为栽设界桩提供通路。

  “黎以边境地区极为敏感,任何异常响动都有可能引发冲突,”第3次参加赴黎维和任务的扫雷连连长王刚说。他补充道,在此作业,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招致以色列巡逻士兵射击。因此,为防止造成误判,在作业过程中,中国官兵们必须将联合国旗插在醒目位置。每次销毁地雷,还必须提前上报联黎,征得黎以双方同意后,在指定时限内引爆地雷。

  除了直面扫雷作业中的危险,中国维和军人们可能还面临其他危险。

  受黎以冲突、黎巴嫩总统选举以及恐怖袭击等因素影响,长期以来,黎巴嫩维和任务区安全形势不容乐观,中国维和官兵时刻面临生命威胁。

  “自5月下旬部署至任务区以来,联黎情报部门平均每月处理近50个安全风险预警。”第15批赴黎维和部队指挥长蒲毅说,“前不久,就曾接到黎巴嫩政府军通告,在中国营区周边的道路上发现3枚路边炸弹。”

  “每次外出执行任务,每名同志必须穿戴防弹衣及防弹头盔!”扫雷二排排长兼监督员何法说,不论当地局势多么复杂,中国官兵在做好针对性防范措施的基础上,坚持按要求外出进行扫雷作业,两个多月来从未间断。

  自2006年4月中国应联合国邀请首次派遣部队赴黎巴嫩执行维和任务以来,中国赴黎维和部队累计发现、排除各种地雷及未爆物近万枚,创下扫雷“零伤亡、零事故”和“数量最多、速度最快”的优异成绩。“中国式排雷”已成为这支部队在联黎部队中一张闪亮的名片。

【编辑:高辰】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