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赴黎巴嫩维和“新兵”:维和让我收获成长

2016年10月16日 17:19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 

  新华社贝鲁特10月16日电 通讯:“维和,让我收获成长”——访中国赴黎巴嫩维和“新兵”

  新华社记者李良勇

  “参加维和任务已经4个多月,其间我经历了许多第一次,给我的人生留下许多宝贵记忆和收获,让我体会到作为中国维和军人那份责任与担当。”中国第15批赴黎巴嫩维和部队建筑工兵分队的王晓坤下士日前在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如是说。

  23岁的王晓坤3年前入伍,这是他第一次出国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谈及当初的选择,他说,其实想法很简单,觉得能够成为其中一员、代表祖国和军队为黎巴嫩的和平与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是莫大荣誉,虽远征亦无怨无悔,虽危险仍勇往直前。

  对于参加维和任务,王晓坤既有对远赴异国的兴奋,也有对未知世界的不安。他曾听参加过维和任务的老班长讲过很多关于黎巴嫩的事:2006年7月,黎巴嫩与以色列爆发数十年来最大规模武装冲突,杜照宇等4名联合国军事观察员遇难;执行任务过程中,炮弹从中国维和人员头顶飞过,一枚枚“死神”般的未爆弹需要拆除……

  想到这些,让从未经历过战争的王晓坤心情许久不能平复。然而他却暗下决心,“无论前方有什么样的困难,我都将义无反顾,完成任务,平安归来”。

  建筑工兵分队主要承担工程维护和建筑,必要时提供人道主义救援等任务。王晓坤记得,8月某一天,他自被部署到黎巴嫩南部任务区以来第一次踏上“死亡地带”——黎以之间的临时边界“蓝线”执行栽桩任务,也是他第一次近距离接触雷区。“只有亲眼看到那里的一切,才能真正体会到一种从未感受过的危险。但也正是这些危险才体现出维和的必要性和意义所在。”他说。

  “蓝线”栽桩就是把蓝色标识物立在临时边界上。“蓝线”桩点前仅有一条不足两米的安全通道,两边用铁丝网隔离,通道外就是充满危险的雷区。由于山坡崎岖坎坷,机械车辆无法靠近栽桩点,栽桩所需的建材最终只能依靠人工肩挑背扛,一筐一筐地背到施工点。每筐建材都有30多公斤重,平均每天一个人就要背上十几筐。

  对于吃苦和危险,许多第一次参加维和的“新兵”都和王晓坤一样,有着充分的心理准备。他们在维和中不断成长。26岁的上士李飞达说,他印象最深的是7月执行给韩国步兵营修筑掩体的任务,盛夏的黎巴嫩炎热干燥,作业现场尘土飞扬,“一天下来,我们鼻孔、耳朵、头发里都是尘土,混着身上的汗水,脖子上裹了一层厚厚的泥土。”但即便这样,他们每天都是按时完成工作进度。

  21岁的通信兵下士刘爽虽然不用如此“劳力”,但工作同样不容丝毫懈怠。他主要负责通信保障,跟联合国驻黎巴嫩临时部队司令部以及外军保持密切联络,但上岗第一天就因没听懂联黎司令部经由电台下达的通知,差点误事。刘爽说,这给了他深刻教训,促使他努力学习外语。他明白,“走上世界舞台,更要树立好中国军人的样子以及展示好国家形象”。

  付出总有收获,中国自2006年以来共向黎巴嫩派出维和官兵4000多人次。10年来,中国军人赢得了黎巴嫩当地民众的认可和尊重,打造出一张闪亮的维和“中国名片”。王晓坤说,每当有人冲着中国维和军人大喊“你好”或竖起称赞的大拇指时,作为其中一员,他感到由衷的自豪。

【编辑:左盛丹】

>军事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