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南地区页岩气储量丰富 部分地区已开发利用

2012年11月26日 14:24 来源:华西都市报 参与互动(0)

  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

  水汽分离设备。

  页岩气,对众人来说还比较陌生的一种新能源,出人意料地出现在昨日2013“国考”行测题中。

  近三年来,页岩气从鲜为人知到被确定为新型独立矿种,经历着“民间女子变公主”的宠爱:在前段时间首次开放的探矿权招标会上,又一次成功博得各方关注,惹得实力企业之间“杀”得“刺刀见红”。

  在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浪潮下,回眼看川南,殊不知页岩气这个稀罕玩意儿早已走进川南部分居民家中,代替常规的天然气,正为百姓的红火日子“增温提气”。

  掘地3000米 第一口页岩气井产生

  “2009年以前,从来没听说过页岩气这个东西,更没想到,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会打在我们家门口!”今年将年满50岁的曾女士,从小一直生活在内江市威远县新场镇老场村。众所周知,威远县矿产丰富,曾女士对这方面也有很多了解。“石灰石、煤矿、天然气、做瓷砖的泥巴……”说起矿产,曾女士就忍不住掰起手指向记者介绍。

  对威远“页岩气”的发现和开采,曾女士至今仍记得很清楚。2009年,中石油工作人员先后多次前往老场村勘探、考察页岩气的情况,并在第二年4月成功掘地近3000米后,钻探了中国第一口页岩气井——“威201井”。也就是从那时起,曾女士生平第一次听说了“页岩气”,并深深记住了页岩气是一种新的燃气,“比天然气还安逸”。

  继威201井钻探页岩气成功之后,2011年1月,我国第一口页岩气水平井“威201-H1井”又在威远开钻,4月中旬完钻,7月进行了国内最大型的加沙压裂。9月5日开始试采,以每天1.2万多方的产量,同样输送到威远县城。到当年12月22日,该井每天仍然稳产在1.1万多方。

  从忙活在家附近的中石油专家们口中,曾女士还了解到页岩气与以往的天然气不同,“页岩气是直接从地下的岩层中采集出来的,以前在中国属于空白区域,但美国使用的大部分天然气,都是页岩气。”

  页岩气储量 内江不低于5000亿方

  与曾女士不同,内江的士司机刘先生很爱关注国际国内的新闻,他是看了媒体报道才知道页岩气的。“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到有人说,中国的天然气只够用40年了,这下好了,以后都不用担心没气用了。”刘先生说,之前除了担心天然气的长远使用问题,他还担心眼下的冬季。

  开了几年出租车,他很清楚内江出租车的加气难题,“内江的气源管线单一,而且还处于主干管网末端,气压很低,一到冬天,内江加气更恼火。”其实加气难不仅是在冬季会出现,夏天也是如此。为了缓解内江天然气紧缺的问题,内江华润燃气有限公司此前已开始建设自贡到内江全长49公里的第二气源管线。

  “看好它,它是一种新宝贝。要是页岩气能大规模利用,那我们后面好几代人都不用担心没气用了。”刘先生感慨说,长期从自贡之类的外地买气也不是长远办法,自己开源节流才是良策。内江市发改委人士介绍,根据目前勘探收集的资料保守估测,威远地区页岩气储量不低于3000亿方,内江全市不低于5000亿方。在全省范围内,预计到2015年,四川页岩气产能将达20亿方,四川将成为页岩气开发的主战场。

  如此宝贝的新矿种,为何在四川居多?有专家解释,页岩气主要分布在盆地内厚度较大、分布广的页岩烃源岩地层中,而四川的页岩气属于海相页岩气,页岩气储备更为丰富。在中国,重庆、新疆、湖南等地区也有页岩气的存在。

  页岩气利用 威远长宁等地已使用

  中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蜀南气矿乐山采气作业区相关人员介绍,最初在威远发现页岩气,来自于“不经意之间”,“以前的四川石油管理局在钻其他矿井的时候,发现当地有些岩石层里面有少量的页岩气存在,后又经过了较长时间的尝试才得以利用。”从发现酝酿至今,页岩气的勘探开采已有一定成效。

  以内江市威远县为例,现在该县内已有5口页岩气井,除了已经出气的威201井、威201-H1井和威201-H3井,于2010年开钻的202井已进入建设管线阶段,另外,还有一口井正在钻。据介绍,目前产气的3口井日产量在1万多方,采集到的页岩气,直接汇入临近的曹家坝配气站,再由该配气站提供给威远县居民使用。

  据勘探发现,川南有页岩气的不只是内江威远,宜宾市长宁县、筠连县也有丰富的页岩气资源。据蜀南气矿乐山采气作业区工作人员介绍,长宁县的页岩气开发,还为当地部分农村无天然气使用的历史划上了句号。

  华西城市读本记者 李凤摄影报道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