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新能源车的浮华背后 方向明确 路怎么走

2013年03月07日 15:05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一年一度的日内瓦车展5日、6日向媒体开放。世界五大车展之一的日内瓦车展因为在春季开幕,揭开汽车厂商新一年推广和销售的序幕,因此也被视作新一年汽车技术、潮流的风向标。欧洲经济复苏乏力、环境问题日益成为全球性话题,已经在最近几年成为热点的新能源车在今年的车展上受到更多关注。更多品牌推出新能源车型,节能和低排放成为推广的重要参考指标。

  但在这声势浩大的浮华背后,市场占有率小、配套基础设施和相关政策不完备等问题成为新能源车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

  替代燃料 未来之选

  迁延日久的经济危机、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及不可再生资源终将枯竭的确定未来,让开发新技术、寻求替代燃料和新动力成为汽车制造厂商的应对之道。越来越多的汽车制造商开始探索兼顾替代能源、环保和经济性三方面因素的新技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30多家制造商展示了约90款“绿色车型”,这些车型或是使用替代能源,或是使用传统燃料但每公里二氧化碳排放量在100克以下。正因为如此,主办方取消了自2009年以来在主展厅对面设置临时“绿厅”来展示新能源汽车的方式,让新能源汽车融入各自品牌展台。

  日内瓦车展执行总监安德烈·海夫提说,2013年日内瓦车展的特色之一就是包括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等在内的替代燃料汽车的发展和增加,“没有一家主要生产商没在自己的展位展示一款这样的车型。”

  日内瓦车展主席莫里斯·图雷蒂尼说,往届车展上,只有环保主义者和“新技术控”才会关注新能源汽车,而今年的日内瓦车展上,所有的参观者都对新能源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雪佛兰欧洲区总裁苏珊·多彻蒂认为,消费者越来越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在欧洲也有关于二氧化碳排放的非常严格的标准,消费者和政府对于新能源汽车需求的动力更多来自环境和健康的要求,并非仅仅出于经济方面的考虑。她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这也正是雪佛兰汽车继去年推出电动车型之后,在今年车展上又推出雪佛兰SPARK EV这款欧洲首发车型的原因,“电动汽车(技术)将帮助我们达到这些二氧化碳排放标准。”

  她还说:“随着2020年(欧盟实施新排放标准的时间)日益临近,电动汽车将更加重要。”

  一向追求速度和动力的世界著名跑车品牌法拉利、保时捷和迈凯轮也同时在今年的日内瓦车展推出混合动力超级跑车;而首次亮相日内瓦车展的中国观致汽车展出的3款车型中就包括一款观致3跨界混合动力概念车。

  方向明确 路怎么走

  在新能源车日益成为热门话题的同时,新能源车究竟在市场上处于怎样的地位,还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碍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从本次车展的构成来看,所有参展商展示了约900款车型,而新能源车只占其中的十分之一。数据显示,2012年,在瑞士销售的32万辆新车中,只有2.6%是新能源汽车。

  在新能源车的各种类型中,纯电动车的市场占有率更低一些。标致雪铁龙总裁菲利普·瓦兰介绍说,在混合动力车方面,标致雪铁龙在欧洲市场的销售排第二位。其柴油混合动力4发动机在欧洲市场取得成功,在标致508、标致3008、雪铁龙DS5上都有应用。目前混合动力车在标致雪铁龙的销售中约占20%,而电动汽车还不到5%。

  而对于超级跑车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分析人士认为,制造商对于省油和减排的考虑恐怕要让位于建立品牌“绿色形象”的想法,通过采用这项环境友好型的技术,使得原本可能受到公众质疑的开发项目因为“绿色”的外表变得恰当和合理。

  无论如何,节能减排已成为社会和政府的共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但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替代燃料技术还有待进一步成熟。自从新能源汽车投放市场之日直到今天,关于使用新能源是否真正省油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混合动力车的电池寿命、续航能力也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而纯电动汽车的缺陷则更加明显。

  此外,制造商在努力研发新技术的同时,也希望得到更多支持。西雅特公司执行委员会主席詹姆斯·缪尔对新华社记者说,对购买新能源车的消费者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已经是一些政府采取的做法,但普及程度还不够;另外一方面,能源公司也应和政府合作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消费者可以和驾驶传统燃料汽车一样方便地加油、充电。

  他和多彻蒂都提到,一些北欧国家在这方面走在了前面,但不管是欧洲还是世界其他地区,仍然有很多工作要做。记者吴陈 王昭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