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数市民嫌麻烦 垃圾分类成环保难题(图)

2013年08月27日 14:31 来源:甘肃日报 参与互动(0)

兰州街头的垃圾箱大多数是分类垃圾箱,分别印着“可回收”与“不可回收”

  然而,近日记者在兰州市城关区天水路、张掖路、武都路、白银路观察到,路边的垃圾箱均有分类功能,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两种垃圾箱内的垃圾基本一致,瓜果皮、塑料袋、易拉罐等混杂在一起,丝毫没有分类的迹象。

  据了解,2006年开始,兰州市斥资数百万元在四区主次干道投放了7000余个分类垃圾箱。7年后,分类垃圾箱基本遍布兰州大街小巷。然而,垃圾分类从分拣投放、中间清运、终端处理等环节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012年7月,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下发《兰州市生活垃圾袋装化分类收集试点实施方案》,从主城四区各选择几个规模达200户以上的有物业管理的居民小区作为试点,但这些试点小区的垃圾分类,最终也是因为实际操作难度大而处于尴尬境地。

  分类试点可操作性差

  8月17日,记者先后来到兰州市城关区确定的3个生活垃圾袋装化分类收集试点小区——盐场堡杜家台小区、陇西路电信小区、水车园小区实地采访。

  作为试点小区,小区院内垃圾投放处摆放三种颜色的垃圾分类收集标准桶。蓝色、灰色、红色分别代表可回收物、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按照分类方法,每户家庭用垃圾收集袋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袋装并按要求投放,随后由小区物业负责送到环卫部门指定的垃圾收集点,再由各辖区环卫部门分别进行清运处理。

  但据这些小区物业值班人员讲,刚开始实施,部分居民感觉新鲜,大致分类后放置桶内。但没过多长时间,各种垃圾照旧“一锅烩”。他认为,一方面是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还没有建立起来;另一方面,居民和保洁员分类后的垃圾,垃圾车运走时又混到了一起。有些居民认为,垃圾分类是在做无用功,没有意义。

  记者了解到,环卫工人运送的垃圾,中转站进行压缩处理,再由垃圾运输车送到垃圾填埋场,而这整个过程,垃圾都是没有分类处理的。

  多数市民嫌“麻烦”

  8月18日,记者来到天水北路,看到街边摆放的一个个垃圾箱,每组由两个垃圾箱组成,分别注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当记者打开这些垃圾箱盖时,发现里面都有塑料袋、易拉罐、硬纸板和瓜皮果屑、蔬菜叶等,生活垃圾和饮料瓶混放在一起,没有分类。

  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市民。一位市民说:“家里有老人、小孩,每次扔垃圾都要分类很麻烦的,难以做到。”另一位市民说:“我们也搞不清楚垃圾怎么分类,一般每天都是全部打包扔到垃圾桶里。建议在分类垃圾箱上用图案或文字标明哪些是可回收的,哪些是不可回收的,这样我们就能一目了然。”

  省环保厅环境保护监察局局长宋宏伟告诉记者,生活垃圾中,可回收资源主要包括报纸、书本纸、包装用纸、办公用纸、广告用纸、纸盒、各种塑料袋、塑料泡沫、塑料包装、一次性塑料餐盒餐具、硬塑料、塑料牙刷、塑料杯子、矿泉水瓶等,玻璃瓶和碎玻璃片、镜子、灯泡、暖瓶、易拉罐、铁皮罐头盒、牙膏皮、废弃衣服、桌布、毛巾、布包等。不可回收的垃圾主要有烟头、废电池、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有毒垃圾包括废电池、日光灯管、水银温度计、油漆桶、药品、化妆品等。

  据兰州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卫处处长滕理介绍,目前兰州市日均产生垃圾3000吨,主要处理方式还是集中处理后地下填埋,在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四区均设有垃圾填埋场。

  据了解,早在2007年,兰州市就出台了《城市环卫专项规划》,规划在近郊四区建设一些符合资源化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场,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保护生态环境。然而,直到现在,由于各种原因,兰州尚无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垃圾处理场,垃圾处理依旧是传统的填埋和焚烧处理。

  垃圾分类是趋势

  有研究表明,一节一号电池如果烂在地里,就能使1平方米的土壤永远失去利用价值;而一粒纽扣电池,就能让600吨水受到污染,这相当于一个人一生的饮水量。

  兰州市城关区市容环境卫生管理局副局长史建平说:“垃圾分类处理不仅包括分类收集,还要进行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是一套完整的体系,但目前兰州市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省环保厅宣教处处长栾波认为,目前,一是市民的环保意识还有待提高,环保分类垃圾箱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二是后期垃圾处理体系跟不上,处于严重滞后的状态。栾波告诉记者,垃圾分类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设置环保分类垃圾箱也是为以后垃圾分类打下基础,所以,这项工作还需要有关部门强力推进,仅让市民有环保意识和分类习惯是不够的,毕竟垃圾分类只是投放之初的一个环节,但如果没有垃圾收集和处理的分拣机构,加之终端处理环节跟不上,这一环保工作推进也就难免陷入尴尬境地。

  兰州街头的分类垃圾箱。(记者 朱师良)

  【记者手记】

  别让垃圾成负担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宝贵资源,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

  但仅仅对垃圾进行简单处理是不科学的,必须针对垃圾组成的多样性,以资源、能源回收为出发点进行综合利用,可以产生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都将是相当可观的。

  据了解,回收1吨废纸可以造好纸850公斤,节省木材300公斤,比等量生产减少污染74%;每回收1吨塑料饮料瓶可获得0.7吨二级原料;每回收1吨废钢铁可炼好钢0.9吨,比用矿石冶炼节约成本47%,减少空气污染75%,减少97%的水污染和固体废物。日常的厨房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等,只要经过生物技术就地处理,每吨就可以生产0.3吨有机肥料。苏州高新区有一家专门从事黄金再生处理的企业,平均每月可以从电镀废液和旧线路板、CPU等电子废品中提炼出10公斤黄金。

  类似的废物再生利用的例子还有很多:废塑料可以转化为汽油和柴油,有机垃圾可以制成复合肥料,从废电池里可以回收镉、镍、锰、锌等一些价格昂贵的重金属。

  今天,当越来越多的人涌入城市的时候,政府有关部门应该规划先行,处理好垃圾问题,变废为宝。否则,终究摆脱不了“垃圾围城”的命运。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