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重点区域PM2.5控制目标如何确定?

2013年10月24日 14:49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图为雾霾笼罩的首都北京CBD地区。

  “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

  相比去年出台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这是更为严格的消减目标。

  作为今年6月国务院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十条措施细则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下简称“大气十条”)前不久出台。其中,将全国分为重点区域和非重点区域,对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3个重点区域的PM2.5治理提出了严格的削减目标。

  为什么重在控制PM2.5?

  以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最迫切、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以长三角地区为例,2011年长三角地区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65743亿元,同比增长18.8%;完成工业投入15080亿元,同比增长15.2%,16个城市中有6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超过万亿元。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耗大幅攀升,已成为世界上能源、钢铁、水泥等消耗量最大的国家之一。

  然而,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是工业结构和布局不合理,粗放工业模式尚未根本改变,产业结构重型化突出的弊端。

  有数据显示,201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仅占全球的10.48%,却消耗了世界60%的水泥、49%的钢铁和20.3%的能源;2012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是美国的2.9倍、欧盟的3.4倍、日本的4.5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2倍。

  国家发改委公布的《2013年上半年节能减排形势分析》显示,2013年上半年,高耗能产品产量和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费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对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形成较大压力。

  与此同时,城镇化高歌猛进带来的人口剧增,能源消耗大幅攀升,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加……使得我国大气环境形势依然十分严峻。传统煤烟污染尚未得到控制,70%左右城市达不到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以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今年以来,受极端不利气象条件影响,我国中东部地区出现长时间、大范围、重污染雾霾天气,覆盖范围近270万平方公里,影响人口约6亿。雾霾污染最严重时,北京市PM2.5小时浓度最大值为680微克/立方米,连续46小时大于300微克/立方米,严重影响民众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

  环境保护部污防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出了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的特点。尤其是以PM2.5为特征污染物的大气污染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最迫切、最突出的环境问题。

  PM2.5这个大气领域的专业名词,在2011年的秋季迅速为公众所知,当然这其中裹挟着公众对空气质量的愤懑情绪。从雾霾天气带来的强烈直观感受,到美国大使馆飙升的PM2.5值,再到市民要求环保部门公布空气质量,可以说,让PM2.5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焦点,公众对自身环境和健康以及空气质量监测的空前关注起到了强劲的催化作用。

  虽然国内在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方面研究较少,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危害远未阐明。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仍表示,“大量重金属粉尘、尘土、有毒气体、多环芳烃、细菌病毒都属于PM2.5,直径等于或小于2.5微米,对人体健康产生较大危害。”

  因此,“大气十条”在重点区域针对PM2.5提出限制标准是紧紧抓住影响当前各地空气质量的关键环境问题,有针对性采取措施,解决当前最突出环境问题的体现。

  为何把3个区域作为重点?

  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突出的特定污染物,密集的人口,让中国的三大城市群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

  环境保护部大气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大气十条”之所以将这3个区域作为重点区域,综合考虑了这三大区域大气污染现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治理技术支撑能力、大气污染物传输特征,以及行政区划和城市空间分布等因素。

  从环境保护部公布的6月及上半年全国74个重点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来看,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3个区域的主要污染物仍然是PM2.5。PM2.5占空气中颗粒物浓度的比重高达60%。

  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气环境承载已近极限,PM2.5是这三大区域的首要污染物。“这三大区域单位面积污染物排放量是其他地区的5倍以上,是治理重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山西、内蒙古、辽宁、山东)是重中之重,因此,环境目标更高、治理措施更严、支持力度更大。” 污防司负责人这样介绍。

  严重污染的同时,是这三大城市群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扮演着的重要角色。

  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城市群不仅发展速度快,而且经济规模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引擎。有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 被称为是拉动中国经济“强劲发动机”的长三角16城市经济总量稳步增长,平均增速达到9.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7个百分点。长三角16城市中有7个城市一季度GDP总量超千亿元,8个城市增速超过两位数。

  密集的重污染产业,高速发展的经济,是造成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PM2.5污染的重要原因。也正因这样的特殊“身份”,让它们成为了治理PM2.5污染的重点区域,只有在这些区域才能让产业调整有的放矢。

  “这几个重点地区在过去的空气污染控制中已有一定的政策和技术积累,当地居民和地方政府也有改善空气污染的强烈愿望。通过大气污染的治理,不仅会促进环保产业的发展,也会推动节能,优化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北京大学教授朱彤认为。

  有数据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城市群占全国人口的16%,人口密度大,大气污染影响面广,治理PM2.5事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基础较好,烟尘、粉尘、建筑扬尘、地面扬尘等粗颗粒物排放基本得到控制;但机动车增长、气态有机污染物排放增加、光化学反应加剧和周边传输,又使得PM2.5浓度居高不下,导致灰霾重污染频繁发生,成为我国大气污染最为严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区域。

  严峻的大气污染形势,突出的特定污染物,密集的人口,让中国的三大城市群成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重点区域。对重点区域设立严格的PM2.5削减目标,是“大气十条”对优先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的诠释,也是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的尝试。

  为何设定这个目标而不是更高?

  这一目标是在发展经济和控制大气污染物两者中找到的平衡点

  今年上半年,京津冀PM2.5的平均浓度是115,如果按照“大气十条”到2017下降25%的要求,那时的PM2.5平均浓度约为86,仍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准。

  世卫组织认为,PM2.5小于10是安全值。为何我们的污染物削减幅度到2017年还不能够达到世卫组织的要求?下降的标准又是因何而定的?

  欧美国家对于PM2.5的治理已经进行了四五十年,但设立强制指标也还是近十来年的事情。1997年,美国在《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增加了对PM2.5浓度上限的要求;欧盟现行空气标准并未对PM2.5做出限制性规定,其对PM10做出强制性规定也是在3年前,年均值不得超过40微克/立方米,而对PM2.5的第一阶段限制要从2015年开始,限值为25。即使如此,他们的标准也还没有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对PM2.5的准则要求。

  与此同时,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将今年中国GDP增长目标定为7.5%,追求经济增长仍然是中国未来很长一段时期的发展目标和任务。特别是在进入工业化中后期之后,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存在惯性。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脱离环境保护搞经济发展是“竭泽而渔”,离开经济发展抓环境保护是“缘木求鱼”。大气治理也应如此,只有在发展经济和控制大气污染物两者中找到相互制约的平衡点,才能达到共赢的目标。而过高的减排目标势必会给经济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因此,“大气十条”在给重点区域设定目标时,也在努力找到这个平衡点。

  污防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大气十条”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确定经过了充分论证和科学评估。首先,运用CMAQ空气质量模型,对“大气十条”确定的污染治理方案进行了系统模拟和预测,评估了污染减排的环境效果,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在技术上可行,通过努力可以实现;其次,又运用CGE能源经济环境模型科学评估了改善空气质量的经济成本,确保空气质量改善目标在经济上合理,各方面能够承受。

  国外的经验告诉我们,大气污染治理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工程,减少任何污染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

  有业内人士指出,虽然“大气十条”对今后几年大气治理工作进行了严格的规定,指明了方向,但要实现目前设定的目标,任务艰巨,暂时不要对大气污染治理的成果期望过高,需要有强有力的政策、法律和技术保障,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只要措施对路、力度到位、常抓不懈, PM2.5可治可控。 中国环境报记者 李维 见习记者 唐斐婷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