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举一动践行环保理念 三亚旅游减少碳足迹

2013年10月28日 14:04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美丽三亚,浪漫天涯”。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今天,“低碳旅游”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新时尚。在三亚,越来越多的景点景区、酒店正在加快低碳生态游的发展步伐,践行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旅游模式。

  推广生态停车场,景区率先低碳化

  倡导公共交通和电瓶车、自行车等低碳或无碳交通方式;旅游接待设施尽可能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在三亚,不少景点景区都拿出了切实可行的低碳旅游措施。

  在天涯海角、南山文化等景区,记者看见,生态停车场陆续建成并投入使用。这种停车场在地面铺设草坪,并在停车场种植或移植树木,利用树木作为车位与车位之间的隔离手段,最终达到“树下停车、车下有草、车上有树”的环保效果。

  相关部门对生态停车场进行的节能环保效果实验显示,夏季高温日,在普通露天停车场上,下午两点无遮阴地面温度是42.4℃,一辆黑色汽车的车内温度是58℃。而在露天生态停车场,汽车的车内温度只有25℃。

  据三亚市旅游部门有关人士介绍,生态停车场地表主要特点是“绿阴覆盖,透气透水”,因此可以大幅降低地面和车内温度。停在露天生态型停车场的车,车内温度只有25℃,会感觉相当凉爽。同时,车启动时不用猛开空调降温,因此又可以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而在亚龙湾,因电影《非诚勿扰》红透半边天的亚龙湾热带天堂森林公园也在践行着低碳理念。景区规定:进入景区的游客必须乘坐景区准备的大型观光车,旅行团大巴车、私家车一律不得进入。这既有效控制了车流,又减少了景区汽车尾气的排放,有效降低了人为碳排放。

  充分利用太阳能,探索酒店低碳发展模式

  三亚经济主要产值来源于旅游房地产、酒店和景区,一大批酒店设施、住宅设施的空调、照明等是消耗能源主体,因此,建筑节能成为三亚城市建设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

  三亚常年阳光充足,年日照时数超过2000小时,能充分提供热能。因此,三亚充分发挥太阳能资源优势,在全市民用建筑中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系统与建筑一体化技术,以更低的能耗建设“绿色生态建筑”。

  “酒店不开空调挺好的,清新的海风穿堂而过,和着太阳下鲜草的清香迎面吹来,充满了自然的味道。”这是网友“驴友青青”的微博,也是三亚多数酒店的真实写照。现在,开放式大堂在三亚的高星级酒店里相当普遍,已成为三亚酒店的一大亮点。

  这得益于三亚良好的生态环境。2012年,三亚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市区环境噪声平均值符合声环境质量标准Ⅱ类区标准。

  “酒店采用四面及自然通风的设计原理,敞开式的设计减少了空调的使用。”鸿洲埃德瑞酒店总经理苏莹介绍,埃德瑞酒店的屋顶散布着6600根太阳能集热管,每天可为酒店的392间客房提供66吨热水。

  和埃德瑞酒店一样,三亚大多数高星级酒店都从建筑设计之初便通盘考虑利用天然优势实现节能减排。“自然环境利用好了,不仅能降低酒店成本,还能实现节能减排,游客感觉又舒服,这是一举多得。”一建筑界人士在谈到酒店设计理念时说,“自然的就是低碳的,只要巧妙地利用自然环境,酒店的能耗很容易就会降低。”

  淘汰老旧车型,酒店减少一次性用品

  在三亚,随处可见的环保公交车又是一大亮点。三亚通过推进运力结构调整,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车型,淘汰能耗高、排放超标的老旧车型等措施来推进交通节能。

  《三亚市公交车辆更新工作方案》明确规定:将三亚市技术状况和车容车貌较差,废气排放不达标的或至2008年12月31日止已营运5年以上的中、双门柴油公交车,更新为尾气排放达到欧Ⅲ标准以上的环保公交车。

  此外,为节能减排,三亚市政府早在2012年8月就出台了《三亚市节能监督管理暂行办法》。按照办法规定,三亚市内的酒店、宾馆、旅游景点景区要减少或取消一次性用品免费供应,简化客房用品的包装,严格控制装饰性景观照明的能耗和室内温度,积极推广应用新光源照明、照明系统自动控制和自动控温系统。

  一些酒店负责人表示,中低端酒店取消一次性用品影响不大,但是高端酒店取消一次性用品会大大降低顾客满意度,他们正在探索一些可行的措施,以期在节能环保与服务水准间找到平衡点。

【编辑:张卓】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