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十二五”末水泥总产能将或达35亿吨 过剩近4成

2014年01月02日 15:08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作为具有规模效益的行业,水泥行业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延伸完善产业链,可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一批在行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 资料图片

  《国务院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对水泥行业淘汰落后产能提出新目标:在提前1年完成“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目标任务的基础上,2015年底前再淘汰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1亿吨能否如期淘汰?产能过剩在水泥行业是一个老问题,虽然各种政策文件出了不少,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过剩产能带来了什么样的危害? 早在2006年,浙江就出现水泥产能严重过剩的现象,随之而来的是恶性竞争不断。据浙江省水泥协会会长李辛龙介绍,在浙江省水泥产量达到1亿吨左右的时候,最差的一年全行业利润仅有1亿元,绝大部分企业处于亏损状态。自此,“浙江现象”成为水泥产能过剩的代名词。

  “十二五”末可能过剩13亿吨

  回顾历史,禁令下反而突击建生产线,“十二五”末水泥总产能将会达到35亿吨,产能利用率仅为63%

  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是治理产能过剩的主要思路。早在2009年9月,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要“严格控制新增水泥产能,执行等量淘汰落后产能的原则。对2009年9月30日尚未开工的建设项目一律暂停建设,并进行一次性的认真清理……”。

  没想到,一纸禁令反而引发了扩张热潮。为赶上“最后一班车”,突击建生产线的情况比比皆是。据中国水泥协会统计,从这一《通知》发布至2012年底,全国共新建生产线623条,新增熟料产能7.07亿吨,比《通知》出台时核定的418条在建生产线多建了205条,多增熟料产能近3亿吨。

  到2013年6月,我国在建和拟建水泥生产线为220条,熟料产能2.8亿吨,折合成水泥产能为4.5亿吨。如果这些生产线全部建成投产,再加上以前的生产线,其总产能将会达到35亿吨,而“十二五”规划中水泥总需求量的产能为22亿吨,届时将有13亿吨的过剩量,产能利用率仅为63%。

  作为全国最早深陷产能过剩泥潭的省份,浙江省在严控水泥新增产能方面表现出色。根据浙江省水泥协会的数据,自2009年的《通知》发布至今,浙江省没有批过新的生产线。与浙江类似,湖北省严格也执行产业政策,至今也没有未经审批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全省水泥熟料产量增长略低于市场容量的增长。

  哪些落后产能应被淘汰?

  提高污染排放控制要求,实行节能限产

  严控新增产能的同时,还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的力度,以缓解水泥产能过剩压力。

  浙江是我国水泥行业第一个完成技术结构调整的省份,其落后产能在2007年已全部淘汰。此后,淘汰落后产能工作进一步推进,目前大部分直径3米以下的磨机已经被淘汰。尽管淘汰力度很大,但据浙江省水泥协会秘书长崔小明介绍,前几年浙江省水泥产能统计是1.69亿吨,但2013年4月统计的水泥产能仍有1.64亿吨。

  由于雾霾频繁来袭,很多地方加大了对水泥等行业的污染排放控制。在氮氧化物减排方面,浙江省杭州市150mg/Nm3的脱硝标准曾被誉为“史上最严的脱硝标准”,不仅大大严于国内现行标准,甚至严于国际上要求最严的200mg/Nm3的德国脱硝标准。此后,标准虽然有所放宽(氮氧化物排放量达到320mg/m3或350mg/m3,脱硝效率在55%或60%以上),但在全国范围来看,限值要求仍属偏严。

  此外,由于浙江地区的能源紧缺,夏季七、八月份的用电比较紧张,因此,浙江省经信委、供电局和水泥协会联动,水泥企业在七、八月份统一节能限产,一定程度缓解了短时间内产能过剩带来的市场压力。

  通过节能减排方式,把一部分能耗与排放不达标的企业淘汰掉,不失为化解产能过剩的一个举措。但不少地区都存在一个问题:没有新审批新建的情况下水泥产能不见减少,往往淘汰小磨新建大磨,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仍悬而未决。

  大企业能否多有作为?

  多种措施推动企业联合重组,优化产业结构

  作为具有规模效益的行业,水泥行业通过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延伸完善产业链,可有效提高产业集中度,促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形成一批在行业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大企业大集团,有利于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在以浙江为核心的东南经济区域内,在2007年之前就已经基本完成水泥生产技术升级,新型干法水泥的比例达到100%。但是,虽然水泥企业众多,却没有影响力大的领军企业,异常激烈的市场竞争使得水泥价格极低,整个行业基本处于亏损状态。

  因此,浙江省政府在2007年开始大力推进以南方水泥为龙头的大规模联合重组活动,将以浙江为中心的华东水泥市场推上自救之路。到2010年底,浙江前4家企业熟料产能集中度在80%,水泥产能集中度在50%。

  在华中地区,2011年4月,湖北省明确提出支持华新、葛洲坝水泥等龙头企业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实施联合重组。目前,华新、葛洲坝、亚东3家企业独资或控股全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39条,共有水泥熟料产能4254.75万吨,约占湖北省新型干法水泥熟料产能的70%。

  湖南省目前已投产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65条,尚有3条待投产,这68条水泥干法生产线的熟料产能为89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产能接近1.2亿吨。其中,南方水泥、中材水泥、海螺水泥等外来企业新型干法水泥产能为6800万吨,新型干法水泥的产业集中度有效提高。

  2013年1月,工信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点行业企业兼并重组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要求,到2015年,前10家水泥企业产业集中度达到35%,形成3~4家熟料产能1亿吨以上,矿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产业链完整,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强的建材企业集团。

  试水“大小窑对接”

  通过控制水泥供给侧来抑制过剩产能的释放,但需要水泥企业自觉自律

  2013年,浙江省水泥行业开始尝试推行“大小窑对接”。浙江省水泥行业的新型干法水泥生产线大多是建于2002~2003年、规模在2500t/d以下的小窑型。浙江省水泥协会的数据显示,全省现有的87条生产线中,有31条生产线属于小窑型,其中12条生产线至今仍在生产。

  这些水泥小窑建设时间早,技术不完善,能耗也高,且以单窑企业为主,但仍不属于淘汰范围之内。针对这个问题,浙江省水泥协会从2013年开始尝试推进大小窑对接工作。据崔小明介绍,所谓大小窑对接工作,就是有小窑的企业主动停小窑,有大窑的企业主动将熟料供给小窑企业,熟料的价格低于自己的成本价。

  浙江省水泥行业的大小窑对接工作于2013年在诸暨开始试行。“大小窑对接”工作是中国水泥行业通过企业自主协调、抑制产能过剩的一次试水,但这种方式能否普及还有待商榷。

  “大小窑对接”是通过控制水泥供给侧的手段抑制过剩产能的释放,但这一方式的实行还需要有特定的环境基础。这不仅要考验地方行业协会在当地水泥行业的权威性、公正性,也考验了参与这项活动的水泥企业的自觉、自律精神。但这项工作如果能成功推行,无疑会对化解产能过剩起到一定作用。  ◆方运田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