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稀土业务预亏1.15亿地产盈利 厦门钨业副业当道

2014年02月18日 09:34 来源:证券日报 参与互动(0)

  回顾2013年,虽然三季度稀土价格曾出现小幅反弹,但依然没能改变稀土业上市公司业绩下滑的局面。从已公布2013年业绩预告的公司情况来看,多家公司净利润下滑超过50%。与之相比,厦门钨业2013年净利润同比仅下滑11%,实属不易。然而,细看公司净利润的来源,作为一家南方的稀土龙头企业,给厦门钨业净利润贡献最多的不是稀土,却是地产业。

  数据显示,厦门钨业2013年实现营业收入99.22亿元,同比增长11.8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亿元,同比下降11.62%;每股收益0.6622元。

  不过,业界对稀土企业依靠副业减亏的方式,普遍是持支持观点的。昨日,有多位业内分析人士向《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稀土价格受市场影响较大,前几年的短暂“暴利时代”已经结束,与其“死守”主业不如开拓新市场,等待稀土市场好转。

  主业不济副业“当道”

  根据海关发布的数据,2013年我国出口稀土矿石、金属及化合物2.25万吨,出口量较2012年增长38.3%,但远低于2013年的出口配额3.1万吨。至此,中国稀土出口已经连续两年低迷。2012年,中国稀土出口配额仅用了一半。

  稀土出口低迷的主要原因是:2011年稀土价格暴涨,下游企业成本高企,纷纷选择用库存商品或者停止稀土新产品的开发,导致需求骤减。

  稀土价格已经连续两年半处于下跌状态,目前价格已经远低于暴涨之前。不过,或许是之前的高价已经“重伤”了下游用户的元气,开发稀土新产品的积极性已经下降,市场进一步收缩的事实已经发生,这使得上游稀土企业的日子更加艰难。

  从厦门钨业发布的业绩预告可以看出,公司主营的钨产品,去年一季度需求遇冷,盈利下降;二季度,钨精矿及粉末产品销售价格持续上涨,盈利水平好转;三季度钨精矿及粉末产品价格回落,公司前端冶炼产品盈利下降;四季度由于下游产品竞争激烈,公司合金产品盈利下滑。

  同时,报告期内,受稀土行业低迷的影响,公司稀土产品销售价格及销售量同比大幅下降。公司下属福建省长汀金龙稀土有限公司亏损1.15亿元。翻阅公司之前的财报记者发现,公司2013年中报预告显示,二季度长汀金龙因经营亏损及计提存货准备亏损1.09亿元,去年三季度以后,稀土盈利处于略亏状态。然而,2012年公司的稀土业务盈利曾达1793万元。

  从帮助公司减少亏损的房地产业务来看,公司称,厦门海峡国际社区项目三期于2013年第四季度交房确认收入。2013年12月份,公司下属厦门滕王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出售重庆滕王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90%股权,厦门滕王阁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实现净利润3.2亿元。2013年公司营业利润和利润总额分别比上年调整后的数据增加35.63%、33.36%,主要因为地产业务表现出色。而2014年海峡国际4期业务竣工将成为今年的利润来源之一。

  稀土价格有回暖预期

  对于厦门钨业未来几年的盈利,相关分析报告指出,钨方面,由于增量主要来自钨精矿价格上涨,该业务仍为公司利润贡献主体;能源新材料方面,增量主要来自3000吨/年磁材达产及能源材料扭亏;房地产业务方面,公司地产项目储备多,2014年-2015年,随着海峡国际4期和后期项目交付,地产业务盈利有保障。

  对此,一位不愿具名的有色金属行业分析师表示:“由于稀土及其它有色金属业务的不确定性,要预测今年厦门钨业或者稀土市场会不会回暖比较难,庆幸的是,公司目前还有其它盈利点。”

  而从近几日稀土价格的情况来看,轻稀土氧化镨钕继2月13日首涨以来,2月14日继续提价。据亚洲金属网报价显示,2月14日氧化镨钕较前一日再涨0.97%,同时镨钕合金再涨0.75%。相关股票也在上周五表现抢眼,尾盘稀土永磁板块上涨1.46%,盛和资源、五矿稀土涨幅均超过4%。

  有分析师表示,上周稀土产品价格上涨是近四个月以来首次显著回调,轻稀土氧化镨钕上调主要是因为春节期间多数工厂停工,市场供应暂时略显紧张,但涨幅是否延续仍待观察。而且近期新能源概念以及特斯拉的热炒,给稀土钕铁硼磁材企业注入了活力,宁波韵升、中科三环等企业表现抢眼。

  另有中国稀土协会专家也向媒体表示,由于去年四季度以来稀土行情持续低迷,商家多处于观望状态,目前大部分厂家库存很低,此次价格调涨主要受补库影响。目前整个行业虽无实质性回暖,但此次价格回调或能增加市场信心,对市场恢复起到积极作用。

  上述分析师指出,虽然稀土价格有所回暖,下游需求也可能缓慢回升,但稀土价格暴涨暴跌“伤透”下游的教训,行业和企业应该谨记。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