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超日债违约继续发酵:64家企业发债计划遇阻

2014年03月27日 09:20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11超日债”打破了中国债市刚性兑付的历史,引发了债券市场的“巨震”,而近来连绵不断的“余震”也牵动着债券市场参与者敏感的神经,不少企业的原定发债因此“搁置”或改变进程。

  根据中国货币网的统计,截至3月26日,已经有48家企业推迟债券发行计划,包括上市

  公司和非上市公司,上市公司中包括西宁特钢(600117.SH)、金晶科技(600586.SH)、安阳钢铁(600569.SH)、金固股份(002488.SZ)、锦江股份(600754.SH)等5家;此外,还有16家企业取消了发债计划。

  而《第一财经日报》记者梳理发现,上述变更发债计划的64家企业多为民营企业,发债类型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企业债券,其中,28家为短期融资券,34家为中期票据,2家为企业债券。

  至于这些企业延迟发债或取消发债的原因,不少企业表示,是因为市场动荡,在协商利率区间内债券需求认购不足,决定择时重新发行,而也有企业在公告中明确表示是受“11超日债”的影响。遂宁川中经济技术开发公司3月12日发布公告称,由于“11超日债”无法按时全部付息,引发债市动荡,公司决定推迟本期债券的发行。

  对此现象,有市场人士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发债遇阻的企业主要涉及到三方面的融资,分别为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以及企业债,而前两者只能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企业债券则既可以在银行间市场发行,也可以在交易所市场发行。但这三类债券均为信用债,并没有任何的担保。或许这正是这些企业延迟或取消发债计划的真正的原因所在。”

  不过,也有机构人士持不同的看法,称“在超日债事件之前,银行间市场上也会不时出现企业发行人取消发行的情况”。但类似情形近日密集爆发,实属罕见。“‘零违约’神话被打破后,信用债市场面临风险重估,投资者谨慎情绪骤升,二级市场收益率显著上行,融资成本加大,而机构在一级市场的拿券热情也大受打击。在需求不足的背景下,发行人变更发行计划的情况也就大量涌现。”一位券商投行人士称。

  近日两家取消债券发行计划的上市公司的说法似乎印证了上述投行人士的观点。金固股份和锦江股份均公告称,债券发行市场2013年下半年至目前,发行公司债券的综合融资成本较高,不能有效实现降低财务费用之目的。为更好地保障和维护公司及全体股东尤其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因此取消发行。

  资料显示,金固股份和锦江股份发债事宜都是去年9月获得证监会批准,其中前者拟募集不超过3.7亿元,后者拟募集不超过16亿元。

  *ST超日(002506.SZ)近日公告称,截至3月20日下午17时(参会登记截止时间),会议筹备组共收到持有未偿还债券面值1.83亿元的债券持有人的参会登记,占未偿还债券面值总额的18.34%,远低于形成有效决议所需的50%,“11超日债”第一次债权人大会将延期召开。

  对此,有分析人士认为,目前有一部分“11超日债”的持有人认为,相关代债券的受托管理人在违约事件中也应该承担部分责任,投资者的分歧可能使矛盾加剧,增大了处置的难度。这也将对整个债市的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第一财经日报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