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昨开盘 成交金额1071万元

2014年04月03日 15:22 来源:长江日报 参与互动(0)

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在光谷资本大厦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办公

    记者李永刚 摄

    本报讯(记者康鹏)光谷资本大厦钟声鸣起,大屏幕上开始闪动数据,昨日上午,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正式上线启动交易。

    这是中部地区唯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至此,湖北成为继深圳、上海、北京、广东、天津之后,全国第六个启动碳排放权交易的试点省市。

    数据显示,昨日共有22家企业成功进行19笔交易,总成交量51万吨碳,成交金额1071万元,首日收盘涨停,价格从20元/吨涨至22元/吨,涨幅高达10%。

    此前,我省通过交易中心实行了第一批政府预留配额的公开竞价,最终以20元/吨成交,共转让配额200万吨,成交金额达4000万元。

    昨日,湖北能源集团是完成首单交易的卖家,买家是中石油。湖北能源董事长肖宏江说,昨日前5笔交易均由该公司完成,“总共卖出20万吨,收入实时就到账了。”他介绍,湖北能源投入了7亿元用于节能减排改造,昨日出卖配额,显示公司对减排前景的乐观。

    省发改委负责人介绍,我省产业结构偏重,资源约束偏紧,又处于高速工业化阶段,节能减排压力很大。“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湖北的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下降率为17%。

    2014年,湖北碳排放权交易配额总量为3.24亿吨,这一数字在全球名列第三。包括武钢、神龙汽车、华新水泥在内的138家企业被首次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成为首批交易主体,涉及电力、钢铁、水泥、化工等12个行业。“这些工业企业年能耗在6万吨以上,是我省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交易中心副总经理王海介绍,目前已有几十家机构在该中心开户,其中有不少个人投资者。

    昨日,我省还与山西、安徽、江西、广东等省签订了“碳排放权交易跨区域合作交流框架协议”;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与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上海浦发银行签署总额达600亿元人民币的“低碳产业发展与湖北碳金融中心建设授信协议”;湖北省神农架林区与美国环保协会、湖北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签订碳资产开发与低碳扶贫框架协议。

    专家解读>>>

    碳交易“湖北成则全国成”

    “低碳社会和碳交易将来是大势所趋,企业必须学会下海游泳,哪怕一开始会呛几口水。”昨日,武汉大学教授齐绍洲向记者表示。

    此次湖北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来自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和湖北经济学院的学术团队承担了调研、设计等工作,齐绍洲教授就是亲历者之一。

    齐绍洲认为,湖北碳交易试点意义重大,“湖北在中国,就像中国在世界一样,都是发展中地区,高增长、高能耗、高排放。湖北的试点经验对建立全国碳交易市场意义重大,甚至有人说‘湖北成则全国成’。”

    原因

    排放是要付成本的

    为何要引入碳交易?美国环保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杜丹德介绍,排放并不是没有成本的。

    “笼罩在城市上空的大气污染,导致了医疗成本上升,造成了过早的死亡,这些给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都增加了成本。而企业在决定燃烧多少煤的时候,这些成本并没有被考虑进去。”

    建立碳交易机制,就是要控制总量,并利用市场机制,“利诱”企业进行减排。

    “假设一个企业一年有100吨配额,它如果努力改进,到期只排了80吨,还有20吨的配额可卖出去获利;相反,如果它没有做好,排了120吨,它就需要为此付出费用。企业因此就会发掘自己的减排潜力,这样,市场机制引导了企业的行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齐绍洲表示。

    影响

    碳配额不是“紧箍咒”

    江汉油田一位相关负责人担心,有了碳限额以后,如果超标需花钱买,会导致生产成本上升,产品价格无法与没有配额的企业竞争。

    连武钢这样的“巨无霸”也小心翼翼,昨日没有出卖配额。事实上,武钢一家的配额达3800万吨,占全省总量的1/10,几乎相当于深圳全市的总量。

    齐绍洲表示,碳配额非但不是企业的负担,反而对企业是有利的。“政府关于气候的政策只会越来越严,公众的低碳意识也越来越强,将来不会选择碳排放过高的产品。”

    他表示,碳减排给企业提供了技术改造、管理提升的机会,也提供投资新的清洁项目的机会。另外,碳排放权是一笔资产,企业可在价格浮动的市场进行交易套利。这也是碳交易制度在设计时用于吸引企业交易的初衷。

    设置

    总量和配额如何确定

    此次我省将2014年碳交易总量设置为3.24亿吨,纳入碳排放配额管理的138家企业,门槛为年耗6万吨标准煤。

    排放总量和企业配额是如何得出的?

    齐绍洲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下达给湖北的单位GDP碳排放下降率为17%,预计GDP增长率为11%,据此预测出总量。

    总量分三部分,一部分是给企业的初始配额,为企业2010年排放水平的97%,第二部分是新增预留配额,为企业新增产能预留,第三部分是政府预留配额。为了确定配额,我省对武钢、东风等30多家企业做了实地调研。

    释疑

    为何要引入个人和机构投资者

    齐绍洲表示,如果碳排放权这一虚拟资产仅在138家企业之间交易,价格将始终处于低位,无法激励企业减排,“如果我减排一吨碳需花100元,而市场上的碳价只有2元钱,那我当然乐意去市场上买,而不愿意自己改进技术。”引入个人和机构投资者,就是要抬高碳价。据了解,全球碳交易每年达600亿美元,有望超过石油成为世界第一大市场。

    如何防止碳交易过度投机?他表示,碳交易跟股票交易一样,设计有涨停跌停,一旦价格波动巨大,造成系统性风险,政府手中还预留有较大配额,可调节市场。(记者康鹏)

    对话企业>>>

    今后企业收购将考察碳负债

    “碳交易对许多企业而言是个新事物。很多企业还不知道哪个部门来管。”昨日,中创碳投公司总经理唐人虎表示。

    “有的企业是投资部管、有的是财务部管、有的是资产部管,这些部门本来就有自己的工作,额外进行碳交易,赚了还好说,亏了就有责任,往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他建议,企业管理层应确定碳交易目标,制定工作计划,并聘请专业人员操盘,进行流程控制。

    丹麦咨询公司COWI商务开发经理张飞达则表示,今后企业进行收购时,不仅要考察对方的土地、资产等,还需考察对方的碳负债。

    另外,企业还需摸清自己的减排潜力,找到成本和收益的平衡点。“何时卖出、何时买入,需要根据自己的减排潜力来。如果一开始就卖出去,将来减排不力,还要花高价买回来,就亏了。”(记者康鹏)

    链接>>>

    我国碳交易市场情况

    省市 配额 企业数量

    湖北 3.24亿吨 138家

    广东 3.88亿吨 242家

    深圳 0.4亿吨 635家

    上海 1.6亿吨 191家

    天津 1.6亿吨 114家

    北京 0.78亿吨 490家

    截至3月28日,除湖北外,中国五个碳市场共成交77.89万吨,成交3019万元。此外,广东举行了三次配额发放竞价,拍卖802万吨配额,成交金额4.81亿元,成交价60元/吨。

    (记者康鹏)

    世界主要碳交易市场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统一的国际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区域市场中,存在不同的交易商品和合同结构,各市场对交易的管理规则也不相同。

    芝加哥气候交易所: 成立于2003年,是全球第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基于国际规则的温室气体排放登记、减排和交易平台。现有会员近200个,来自航空、汽车、电力、环境、交通等数十个不同行业,分两类:一类是来自企业、城市和其他排放温室气体的各个实体单位;另一类是该交易所的参与者。交易项目涉及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物和六氟化硫等6种温室气体。

    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是欧盟气候政策的中心组成部分,以限额交易为基础,提供了一种以最低经济成本实现减排的方式,是世界上首个多国参与的排放交易体系,覆盖了11000个主要能源消费和排放行业的企业(例如,电力、钢铁和水泥)。该系统包括欧盟排放的一半二氧化碳。

    英国排放交易体系: 始建于2002年3月,世界第一个广泛地温室气体排放权交易机制。运作方式包括配额交易与信用额度交易两种模式。配额模式拟定一个绝对减量指标,然后指定每个企业的排放配额。信用额度模式,则由参与者以其他提升能源效率或减量专案计划提出其相对减量目标所产生的额外减量。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温室气体减排体系:是全球最早强制实施的减排计划之一。该体系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机制类似,但参加减排体系的公司仅限于电力零售商和大的电力企业。

    (见习记者耿尕卓玛 整理)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