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凌云"外迁背后:粗放型“三高”产业链退出北京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5月30日 09:37 来源:北京青年报 参与互动(0)

  废弃的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厂房(原小苏打车间)

  废弃的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

  厂子外面的宣传牌记录了昔日辉煌

  原北京建材化工厂内空荡荡的煤仓

  导读:4月,“北京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启动了搬迁程序,成为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首家外迁的在京企业。

  宣传资料中提到,该企业搬迁河北邯郸后将与当地工业生产线相结合,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但较少揭示的,是推动其搬迁的内在动因。北京青年报记者采访中发现,“凌云”其实是其背后一整套生产链条中的一环——“凌云”生产小苏打,它的原上级单位“北京建材化工厂”主产石灰,而它们原先的再上一级企业,则是“首钢”。它们的关系是连带、共生的:“首钢”炼钢,需要石灰作为辅助材料;北京建材化工厂生产石灰定向供给“首钢”,同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尾气刚好供给“凌云”,作为其生产小苏打的原料。

  自从上世纪90年代初“首钢”将北京建材化工厂收编后,该生产链条运行完好,同时在稳定的市场需求下,京西丰台的大灰厂地区公私灰窑林立,让古已有之的石灰生产集散地发展得愈加繁盛。2005年首钢搬迁,终于断开了这个生产链条为首的一环,随之而来的是石灰失去市场、停产导致输送给“凌云”的二氧化碳“断气”、“凌云”生产小苏打成本急剧上升,最终导致了它连同首钢(搬迁)、建材化工厂(转型)一起退出了北京。

  “凌云”的搬迁,其实是顺应整套粗放型工业生产退出北京的趋势、并且符合市场规律的必然之举。小苏打生产线将在河北得到升级改组,而高耗能、高排污的制灰工业,就此在北京走向衰亡。“大灰厂”地区旧日的辉煌,消散而去。

  老工人厂区“看摊儿”

  4月底的一天下午,郑宏志锁好了生产库的铁大门,把三台旧矿车、两条狼狗以及一堆煤渣留在了院子里,结束了又一天的“看摊儿”工作。和留在厂区的寥寥数人一样,“看摊儿”成了这些老工人近一年多来的主要工作。

  由南向北走出厂区的大门时,老郑要先后经过现已荒废的制气车间、制灰车间、破碎车间、原先矗立着灰窑的一大片荒地、运送石料的铁路桥,以及只堆放着一墙角煤灰的仓库——这一切,和厂子大门口如今贴着的那个“有限公司”的名字,并无关系。所有这些原先用作生产石灰、如今却落满了尘灰的老旧厂房设备,在一年半之前还属于“北京建材化工厂”。

  在这片位于北京西郊大灰厂地区的老厂区内,另一家单位的名字最近却活跃在舆论中——“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在官方话语体系中,“凌云”的“医药级碳酸氢钠生产线”,将顺应“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国家战略,从北京丰台区整体搬迁转移到河北邯郸,成为“首家外迁的在京央企”;不过,上述这句话由厂区的老工人们翻译过来后,要简单易懂得多:“苏打车间生产成本提高,所以要搬河北了。”

  老工人嘴里的“苏打车间”,准确地说是“小苏打生产车间”,它和“制灰”、“制气”一样,早年间曾是北京建材化工厂的下属车间,有50多年生产小苏打(碳酸氢钠)的历史。1991年,“苏打车间”由港资注入,成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京港合资企业——“凌云建材化工有限公司”,此后成为了我国原料药碳酸氢钠主要生产厂家之一,其小苏打年产量约6000吨,占国内总产量的50%左右。不过由于常年位于原北京建材化工厂的厂区内,产出的产品小苏打又和建材化工厂的主要产品石灰同属于一个品牌——“山花”,所以化工厂的人们仍然亲切地称“凌云”为“苏打车间”。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