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运用市场机制推进京津冀环保一体化

2014年06月11日 13:52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党和国家领导人今年以来多次强调京津冀协同发展。从区域性的发展规划,到成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一体化已经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

  京津冀一体化的概念可以溯源到1986年提出的环渤海经济区,距今已有近30年的时间。但令人遗憾的是,迄今为止,这一概念仍只是口号和规划,并未真正落实和推行下去。

  笔者认为,之所以这样,最重要的原因是缺少现实可行的抓手。随着京津冀地区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体化可以成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抓手。当前,应用好“市场之手”,切实推进京津冀环境治理一体化。

  以环境治理为突破口,实现京津冀一体化

  随着人口急剧增加、工业迅速发展,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破坏非常严重,已经从局部环境污染逐步发展到区域污染甚至是大规模的生态退化。

  根据环境保护部公布的2013年全年空气质量排名情况,京津冀区域的空气污染最为严重,京津冀13个城市中,11个城市排在污染最重的前20位,其中有7个城市排在前10位,部分城市的空气质量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占到全年天数的40%。

  国务院出台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建立区域协作机制,统筹区域环境治理”。在环境污染治理问题上,京津冀区域已经形成共识,环境污染治理并不是一城一地可以解决的,需要跨区域合作,需要一体化治理。目前,三地合作治污正在逐步展开。

  从现实需求和国家政策中可以看出,在改善环境的过程中,任何一地都无法靠自己的力量独善其身。因此,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体化可以成为实现区域一体化的现实抓手。

  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活动导致的,实质上还是市场行为

  如何实现环境污染治理一体化?从本质上讲,环境问题是人类经济行为导致的,其实质还是经济问题,是市场行为。要缓解面临的环境问题,需要利用市场机制,通过经济激励改变人的经济行为。

  市场作用是环境治理中的关键因素。环境治理应以市场为基础,采用间接宏观调控来改变市场信号,通过利益导向来改变和驱动环境污染者的行为,而不仅是监督、检查等微观行为。

  以市场为媒介,可以成功地将环境治理和保护的责任转交给污染者,让他们自己选择缴费或治污,可以有效提高污染者的环境意识和其治污的积极性。目前,运用环境市场机制防治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各国的共识,基于市场机制的环境政策体系不断壮大。与此同时,市场机制本身在原有理论基础上,通过创新发展和各类手段的综合运用,正在不断地丰富与完善。

  在京津冀环境治理一体化的过程中,市场机制的作用更不容小觑。区域环境治理一体化要想带来综合效应,就要充分把握好“市场之手”,打破现有利益藩篱,改变原有“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发挥市场在配置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大胆创新,建立新的体制机制,使环境治理合作迈向新台阶。

  用好“市场之手”,推动京津冀环境治理一体化

  在环境治理中用好“市场之手”,并和法律与行政手段配合使用,已经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京津冀环境治理中,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一,加快形成反映京津冀地区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价格形成机制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最重要的作用机制。只有合适的价格才能正确反映供给和需求,才能正确调动资源流向最需要的地方,从而保证资源最大限度的合理使用。

  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重点是明晰环境资源产权的界定,包括明确与生态环境有关的自然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管理权、收益权等权利,而这些权利的界定、转让、交易等都与环境资源的产权结构有关。京津冀地区要充分考虑土地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土地价格及产业定位等因素,合理制定差别化的土地利用和供应政策,按照“有保有压、优势互补”的原则,引导不同类别产业项目的转移、承接和联动,使京津冀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有退有进,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

  第二,稳步推进排污权交易,建立统一的排污交易市场。要在京津冀整个区域内开展多项污染物排污权有偿分配和交易试点,在污染物监测、年度排放审核、总量分配信息交流、总量核算、违法行为协查等方面建立协调机制,确保交易有序、顺利进行。

  以碳排放为例,目前,北京与河北、天津正在积极研究探索如何在区域内进行碳交易合作。区域内碳交易能够在总量控制的条件下,促进碳排放量的减少。未来,要进一步完善碳排放的核算、配额核定、核查等标准,从而建立起区域性的碳交易市场,为区域联动协同治理大气污染提供市场化手段。

  一直以来,核定排放总量是核心问题,由于巨大利益驱使,企业违规排放、排放数据不真实等情况屡禁不止。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明确了二氧化碳的商品属性,即具有了商品的价值和特点。各方企业在碳排放买卖的过程中,为了维护各自的利益,都会更加全面地研究排放量的准确性。

  对于中小企业和个人排放,可以采取第三方机构认证的办法,通过第三方认证,让其参与到碳排放交易中来。同时,要对企业环境信用进行评价,主要包括污染排放、遵规守法、公众监督等方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企业的环境信用进行分类并对大众公布。对环境信用好的企业从多方面给予一定的优惠。

  第三,推动第三方环保企业参与京津冀环境治理。要运用社会资金乃至国外资金,采用企业化运作模式来治理环境。

  在国际上,工业减排普遍采用第三方治理模式,即排污企业以合同的形式,通过付费,将产生的污染交由专业化环保公司治理。一方面,排污企业由于采用专业化治理降低了治理成本,提高了达标排放率;另一方面,政府执法部门由于监管对象集中、可控而降低了执法成本。此外,这样还可以刺激环保企业和产业的发展。

  在京津冀地区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能够有效解决企业治理污染的资金和技术难题。对企业而言,单从自身经营和获利的角度出发,很难形成保护的自我约束机制。且受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等因素制约,企业的污染治理设施投入不足,即使建成了污染治理实施,闲置的现象也常常存在,严重影响污染治理效果。第三方企业的资金相对雄厚,且随着市场化程度、运营规模的集中度提高,一个环保企业负责第三方运营的项目可以达到上百甚至数百个,成本远低于生产企业。引入第三方治污,可以大大降低企业的治污成本。

  同时,从对第三方环保企业的监管来说,环保部门以前要面对几万家企业,成立第三方环保企业,则政府需要监管的范围会大大缩小。而在此过程中,第三方运营更注重自己的品牌声誉,不会因小失大,自我约束的力量会更强。  ◆宋涛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