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上一页 深圳的天还能更蓝水还能更清吗?(2) 查看下一页

2014年06月16日 13:41 来源:深圳晚报 参与互动(0)

  作为一个历史不算久远的国际化都市,深圳的飞速发展让世界瞩目。到了政策红利逐渐消失的今天,深圳的继续前行必须回到城市发展的本源,立足于科学的城市管理。对于普通市民来说,评判城市管理水平的落脚点就是民生。

  美丽深圳背后是新的考验

  人居环境承受压力越来越大

  毫无疑问,深圳是一座美丽宜居的城市,因此也获奖无数。2000年,深圳被评为“国际花园城市”;2001年,夺得首届“中国人居环境奖”;2008年,获评首届中国十佳绿色城市;2013年,在《城市管理人居环境指数排行榜》上,深圳位居第二。

  但荣誉背后,也暗藏隐忧。随着人口逐年激增,城市建设大力开展,深圳人居环境也面临新的考验。汽车尾气、垃圾排放、河流污染……这些都让深圳的人居环境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

  刚出炉不久的《2013年深圳环境公报》给出了深圳人居环境状况最新的“大数据”。虽然众多数据都让我们对深圳人居环境充满信心,但也有一些数据让我们感到担忧。

  公报显示,深圳空气质量良好,全国排名第七,但相比去年,深圳空气质量却有所下降,PM2.5浓度比上年有所上升,灰霾天数比前年增加了21天。深圳水环境质量总体有所改善,但布吉河和皇岗河水质污染程度明显加重,西部海域污染也有所加重。此外,噪音也成为市民投诉热点。

  国际化对城市管理要求更高

  不难发现,这些下滑的数据,很多都跟这座城市的快速发展有关。

  2013年,深圳常住人口已增至1062万,城市新增34.7万辆机动车,各种城建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展。由此带来的汽车尾气、城市污染等,都考验着深圳。这似乎是一个悖论:城市发展是为人更好地生活,而快速发展的过程难免影响环境质量。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寻平衡?这考验相关部门的智慧,也检验着城市管理的能力。

  与此同时,深圳“国际化”目标的提出,对深圳的城市管理、对深圳的人居环境也提出更高要求。“生态化是国际化城市的一个必备属性。”深圳市人居环境委员会主任刘忠朴曾认为,深圳的生态化建设是有一定的成效,但距国际化城市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