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浙江仙居垃圾分类有板有眼 管理见成效

2014年07月08日 14:34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熊志红

  垃圾分类可谓是知易行难的事,说起来简单,习惯却很难改变。当大城市里的居民垃圾分类还处于概念不清时,而浙江省仙居县横溪镇的村民却把垃圾分类做得有声有色。

  “能用的,卖钞票;能烂的,变肥料;剩下的(不可回收的)才倒掉。”横溪镇朱塘岸村78岁的张树木老大爷用这简单的顺口溜给他家的垃圾进行分类,还着实让人一下子记住了分类这活如何去做,原来这是村里宣传工作做得好。

  走进横溪镇朱塘岸村,随处可见路边放着蓝、绿、橙3种颜色的大垃圾桶,上面标明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和不可回收垃圾的示意图。同样,随便走进任何一户村民家中,也有这样3种颜色的垃圾桶。

  记者在张大爷家看到,一个垃圾桶里扔的是果核、菜叶等,这就是他们所说的能烂的放在了一起;另一桶里装的是喝过的酒瓶子,显然老人是要攒着去卖的;剩下的一个,空着,看来不可回收的垃圾在他家里不是随时都会有的。

  垃圾要分类,农村可先行

  据朱塘岸村村支书张志远介绍,过去村里的环境是一塌糊涂,村里的河边都成了垃圾场。自开展垃圾分类以来,结合农村居住的特点,每7~10户人家就近组成一个垃圾点,每个垃圾点都选有负责人,责任到位,定期评比,村里还对做得好的村民进行奖励,从此,这里的环境大变样。

  村里新建的太阳能垃圾处理站是镇政府与村里共同投资花了15万元建起来的。在这里,分拣后可肥化的垃圾被投入到太阳能处理房,经太阳能将垃圾发酵后直接流入农田,用于还田施肥。能回收的被集中存放,回收的款项用于垃圾分类的奖励。而不可回收的垃圾正在等待运往镇上的中转站。

  “原来村里的垃圾车一天就满了,现在垃圾至少减少50%以上。”张志远告诉记者。

  在双和村,记者同样看到了这样的垃圾分类,家家门前都摆放着与村里相对应颜色的垃圾桶,一路看过去,家家垃圾分类都十分清楚。

  在村口的宣传栏里,张贴着党员干部、村民代表责任联包网络图,全村分成8个组,每组也是由7~12户人家组成,在居住点就近投放垃圾,组组都有人负责。

  双和村村支书张志明介绍说:“家庭自行将垃圾进行分类是重要的基础,而垃圾分类点的管理又是关键。”“只有前期工作做得好,全村的垃圾分类和处理才能有保障。”

  双和村在每个垃圾点的分类桶上都详细地标明应放入的垃圾内容是什么。

  张志明说,村里不仅开会宣传教村民如何分类,还走门串户具体指导,广播宣讲,入户检查,管理和宣传是两手都要抓。

  “长治久安”靠制度保障

  横溪镇副镇长吴伟锋告诉记者,仙居县位于浙江第三大河——灵江支流永安溪上游,以前,村民习惯将垃圾扔到河边,仅横溪镇每天产生垃圾就100多吨。自浙江省开展“五水共治”活动以来,横溪镇重点在农村推广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清运、分类处理,从家庭开始分类做起,注重源头管理。

  在管理上,一是根据农户住宅分布设定垃圾投放点,确保1个投放点覆盖7~15户农户,每个投放点由1名党员干部、1名村民组长、1名村民代表认管,全面建立党员干部联组责任联包制度。二是村级细化处理。各村配备专职保洁员,定时将各投放点的垃圾分类清运到村垃圾中转站分类集中,并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同时将可肥化垃圾投入到太阳能处理房,经太阳能加速可肥化垃圾发酵、电解后用于还田施肥;可回收垃圾投入到可回收垃圾处理房,由专门的废品回收单位统一收购,所得款项将作为村保洁员垃圾分类工作的额外报酬。三是镇级统一处理。对各村车载垃圾箱内的不可回收垃圾,由镇环卫站集中运送到县垃圾中转站进行处理。

  同时,横溪镇通过流动宣传车、广播、宣传单等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处理相关知识,组建一支垃圾分类宣传员队伍到各试点村、企事业单位进行宣讲,并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开展“户户见干部”活动的同时,上门为农户宣传讲解垃圾分类。

  各试点村通过组织村民到先进典型村学习、自办“垃圾分类”主题的百姓大舞台节目、拍摄播放垃圾分类科教片等宣传垃圾分类知识。同时,把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知识纳入了全镇中、小学及幼儿园教育和社会实践内容,积极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使全镇5000多名中小学生成为了农村每个家庭的环保宣传员。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