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解密

2014年08月04日 11:07 来源:四川日报 参与互动(0)

  陈荞为何五跨金沙江?地形所致,避让自然保护区

  原本一路直行的输电线,为何进入巴塘境内后突然变道,以“五跨金沙江”的方式蜿蜒前行?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副总经理陈必文将原因归结于巴塘变电站的位置和线路沿线地形。“横断山脉纵贯巴塘全县,巴塘县城沟壑纵横,很难找到一块面积足够大的平地建设500千伏变电站,唯有县城附近、海拔3300多米的象鼻山符合站址条件。”

  从巴塘变电站向西,巴塘-昌都500千伏线路在地形险峻的高山上穿越一层层铁塔,但不久就遇到金沙江与流经巴塘县城的巴楚河交汇而形成的“C”形河湾。“如果沿河湾走,线路长度和成本会大为增加。为避开河湾,截弯取直,线路在巴塘变电站附近以及水磨沟附近两跨金沙江。”陈必文说,为抵达目的地西藏昌都变电站,在金沙江大桥附近又第三度跨越金沙江回到西藏境内。

  与此同时,从巴塘变电站东行的巴塘-乡城500千伏线路也在完成“两跨金沙江”。

  其跨江理由,是为了避让沿途的省级自然保护区——竹巴龙自然保护区。这个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主要生活在巴塘县竹巴龙乡的世界珍稀动物物种——矮岩羊。

  “这两次跨越金沙江放线比直行放线成本要高出两倍左右。”是继续前行以节省人力物力,还是舍近求远以保护生态?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最终选择后者。“五跨金沙江”方案出炉,也使得该工程成为我国电力建设史上,同一等级输变电工程首次在高原、高海拔地区,跨江连续进行五次大档距、长高差的跨越。

  事实上,避让自然保护区仅是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建设诸多环保基因中的一个。耗资200多万元保住山上的原生草皮——这让巴塘500千伏变电站项目经理罗洪明记忆深刻。变电站动工前,施工人员先将30厘米厚的表土移出,集中放置在指定地点由专人养护,待工程施工完成后又将其填埋在裸露的地面上。如今,超过2万平方米的变电站四周已被青草覆盖,远远望去与周围山脉融为一体。复杂地形和气候环境如何应对?高科技“法宝”上阵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位于世界上地质构造最为复杂、地质灾害分布最广的三江断裂带,先后穿越巴楚河、金沙江、澜沧江等河谷和高山丛林,沿线多为高山峻岭和无人区,平均海拔3850米,最高海拔4980米,地形陡峭,线路基本行走在悬崖峭壁之上。

  为应对复杂地形和气候环境,四川送变电公司使用了由四川电力应急中心自主组装的高科技“法宝”——八旋翼飞行器。

  相比其他飞行工具,旋翼飞行器具有超强的平稳飞行和悬停性能。去年1月,四川送变电科技攻关的“轻型旋翼飞行器展放送电线路导引绳”在锦屏水电站500千伏送出工程架线施工现场试飞成功,此后开始在省内外众多放线工程中展露身手。

  但多旋翼飞行器受气候条件影响大,紊乱多变的气流是最可怕的“杀手”。一不留神,气流会卷着导线缠绕住无人飞行器的螺旋桨,几秒钟内飞行器就失事坠江。事实上,此前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放线过程中,已有两架六旋翼飞行器因大风而坠入金沙江中。

  为此,电力公司在放线点附近建立测风点,“如果风力高于五级飞行器不起飞,突然起大风也会立即召回。”川藏电力联网工程包9标段项目经理伍建明说。山高崖陡物资怎么上山?架设900余条1.5吨级货运索道

  无人机展放直径5-8毫米的导引绳成功只是第一步,接下来需要一级级加粗成直径15毫米的绳子、15毫米的钢丝绳、25毫米的钢丝绳,最后才能带动比较粗的4根导线。

  但在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沿线,高山峻岭地段约占65%,地形陡峭,60%的塔位车辆无法到达。为此,国网公司架设900余条1.5吨级货运索道,规模前所未有。

  四川电力送变电建设公司总经理郑大金透露,工程专门成立索道设计及受力计算软件开发小组,对索道的受力等方面进行科学计算。

  在巴塘县水磨沟村,记者看到四川送变电公司架设的1460米跨江索道,旁边堆放的设备背上山要花4小时,通过索道仅需几分钟就可运抵对面山顶基位。

  川藏电力联网工程指挥部工程技术部主任白仕雄说,约有30万吨物资需从山下运送到山上,只有靠索道。(记者 刘川四川在线记者 吴忧)

  原标题:川藏电力联网工程“五跨金沙江”解密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