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杨晓超:生态文明建设应纳入法治轨道

2014年11月19日 14:31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0)

图为会议现场。 北京市法学会供图

  本报记者王玮北京报道 第九届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前不久在北京召开。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环渤海区域生态文明法治建设。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北京市委政法委书记杨晓超出席了论坛并讲话。

  张鸣起指出,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是全国六大区域法治论坛之一,是中国法学会和地方法学会引领、组织、推动法学研究,服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阵地,在研究区域法治建设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杨晓超在致辞中提到,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综合性、长期性、艰巨性,只有依靠系统完整的制度体系才能进行。只有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的轨道,才能形成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制度和长效机制。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对深入探讨推进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中遇到的法律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现实针对性。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鸣起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所长、研究员常纪文分别就“关于环保法修订的几个问题”、“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保护的政策与法律”作了主题报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京津冀一体化环境保护法律对策研究”、“大气污染治理法律对策研究”、“河流水域污染法律对策研究”等3个专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北京市法学会常务副会长田玉龙在总结发言时说到,本届论坛就诸多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难点问题提出了法律对策建议,涵盖了立法、执法、司法各个方面,是一次弘扬法治精神的会议。

  据了解,本届论坛组委会对收到的论文组织初评,中国法学会组织终评,确定获奖论文33篇,其中,一等奖8篇,二等奖10篇,三等奖15篇。论坛组委会还对85篇优秀奖论文进行了表彰。

  来自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东省、山西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120余位法学、法律工作者参加了会议。论坛由中国法学会主办,北京市法学会承办,北京市法学会环境资源法学研究会提供支持。

  论坛还宣布明年的环渤海区域法治论坛将在河北举办。

  ■焦点一:

  大气污染治理应兼顾公平与效率

  “面对形势依然不容乐观的大气污染治理,环境法学界应适当变换思维方式。”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高桂林从法经济学视角切入,通过对大气污染刑事责任制度、排污权交易制度、社会公众参与制度、悬赏举报制度的法经济学分析,认为大气污染治理要遵循公平价值与效率价值均衡原则,用“成本——收益”理论衡量大气污染治理效果,这不仅能体现正义、自由、秩序等价值,而且有助于实现清洁空气资源的最佳配置。

  内蒙古科技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李永林认为,大气污染的预防与治理,需要“向外看”——消化吸收先进国家的治理经验和“向内看”——充分考量我国大气污染的本土化色彩,实现“土洋结合”。注重规则先行引导,突出法治在解决大气污染问题中的活力与张力,凸显公平正义要素对环境治理模式创新的重大意义,这与环境治理领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是相契合的。

  山西财经大学法学院讲师秦建芝提到区域合作治理大气污染的两个保障机制: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和区域大气污染防治生态补偿。但是,排污权交易制度目前还存在没有法律依据等问题。另外,对于生态补偿,可以考虑借鉴《京都议定书》中的清洁发展机制,开展基于项目的合作,这既达到了补偿目的,又帮助落后地区实现了产业结构优化。

  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讲师孙明烈认为,目前除了北京外,环渤海地区省、市和自治区,制定的关于大气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规章、环境标准不仅数量较少,而且陈旧。应当加强地方立法,细化法律处罚幅度,规定对违法排污者实施“行为罚”。

  ■焦点二:

  建立预防京津冀区域环境恶化制度

  今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升级为重大的国家发展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出要“加强环渤海及京津冀地区经济协作”,京津冀一体化战略正式成为2014年深化改革的工作重点之一。

  京津冀一体化,环保是首要诱因和主要目的。天津工业大学法学院讲师李树成认为,京津冀环境一体化治理需要法制保障。当前,京津冀在立法、执法、司法、市场方面还存在较多问题,是跨区域环境治理一体化的障碍。李树成建议设立京津冀一体化联合委员会,统筹协调区域问题。

  “环境问题的产生,与法律制度的实施成正比例关系。”河北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马洪超提出,首先在制度上,应当制定预防京津冀区域环境质量恶化制度、构建京津冀环境信息共享制度、完善京津冀区域内生态补偿制度;其次,当下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主要采取区域协议的方式,没有强制约束力,无法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建议开展区域立法解决此问题。

  ■焦点三:

  河流水域污染防治应遵循整体性原则

  “关关雎鸠,在河之州。”古老的中国文明伴随着奔腾不息的河流绵绵不绝。然而,现代社会对水资源无节制地滥用和污染,使得防治流域水污染问题日趋严峻。

  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彬结合辽河污染治理经验,提出实现水污染治理的突破,一是创新体制,构建统一的流域管理机构;二是调整结构,环境优先;三是实施生活源治理工程,根治城市生活污水;四是严格的考核机制和监督机制;五是法治现行,建立长效机制。按照依法行政要求,辽宁省人大制定了《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条例》等12个地方性法规 ,辽宁省政府出台了严于国家标准的《辽宁省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辽宁省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国长青认为,在当前法治已成为社会治理和国家运行的基本准则时,运用法律武器预防与治理流域水污染更成为必然。因此,国长青重点补充应当以所有流域为对象制定一个《流域法》,要体现流域水体特点,遵循整体系统原则和流域利益优先原则。然后再由国务院或流域内政府根据这部法律制定流域条例。

  此外,国长青提出在诸如水质监测和信息发布,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饮用水水源保护、限制排污总量意见、责任和考核制度等诸多方面,《水法》和《水污染防治法》都存在冲突、矛盾和脱节,完善流域法律体系,必须首先协调这两部法律。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