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改善能源结构 解决雾霾难题

2014年12月03日 11:13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过去200年,人类经历了两次大的能源转型:从薪柴到煤炭,再从煤炭到石油,21世纪人类将进入第三次能源转型期。谁是下一个“能源之王”?当下业界学界政界绝大部分人会把选票投给天然气。因为过去10年化石能源中发展最快的是天然气,最洁净的也是天然气。利好的因素很多:美国的页岩气革命,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等都在强力拉动天然气份额的提升。还有俄罗斯天然气管道向远东铺设。似乎天然气时代真的即将来到。

  统计数据表明,2013年世界煤炭的消费量增长了3%,虽然远低于过去10年间3.9%的平均水平,但依然是增长最快的化石燃料。煤炭已经占到全球一次能源消费的30.1%,是自1970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在中国,煤炭仍然占据一次能源供应的绝对主导地位,份额高达67.5%。2013年中国煤炭产量为36.8亿吨(18.4亿吨油当量),比2012年增加1.2%,占世界煤炭产量的47.4%。2013年煤炭消费为19.25亿吨油当量,比2012年增加4.0%,占世界煤炭消费量的50.3%。中国和印度占了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长的88%。虽然,这是中国自2008年以来最弱的净增长,但仍占全球煤炭消费增长量的67%。

  2015年石油与煤炭能源占比曲线将再次相交,交汇点将在30%~31%之间。石油比例下降,煤炭比例上升,2015年煤炭将重登“能源之王”的宝座。

气体能源好处多

  过去两次能源转型有两条清晰的轨迹。一是从高碳到低碳:薪柴的分子结构大致上是一个氢十个碳,煤炭是一个氢两个碳,石油是两个氢一个碳,天然气是四个氢一个碳,可再生核能和水电几乎无碳。二是从低密度到高密度:同样体积的煤炭热值比薪柴高,石油比煤炭高,核燃料比石油高,天然气同体积热值比石油高。似乎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并不符合这一规律,核心问题是电的存储技术还有待突破。核原料在地球上的分布密度也很低,经过技术加工后人们可以获得能源浓度极高的核燃料。页岩油页岩气在储层里的丰度远低于常规油气,由于开采技术的突破,在可接受的成本下实现了大规模开采,并在将其液化后实现天然气的全球贸易。在此逻辑下,储能技术的突破必将引发新一轮能源革命、一场影响更为深远的能源革命。

  漫长的固体能源时代即将终结,无限的气体能源时代已经开始,石油等液体燃料是固体与气体能源转换时期的过渡能源。21世纪将是气体能源的时代。

提高能源效率

  能源与经济的关系直接明了。能源消费不仅与一国的工业产出成正比,也与一国国民的收入水平消费能力成正比。能源效率与一个国家的技术水平创新能力成正比,而与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并无太大的相关。

  笔者认为,制度选择比资源禀赋更重要。能源消费总量与国家的硬实力相关联,而能源效率则更多与国家的软实力相关。能源消费总量越大、能源效率越高,国家的竞争能力就越强,国际影响力就越大。

  目前,中国成为世界能源消费大国,但同时也是排放大国。毋庸置疑,中国的影响力也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而日趋增长。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主导能力还远不能与当时的英国和现在的美国相提并论。1965年石油才接替煤炭登上“能源之王”之位,而美国早在20年前二战结束之时就开始主导全球事务了。仅从能源视角来评论大国地位肯定有失偏颇,但能源与大国关系的确密切相关。

改善能源结构

  除能源消费总量和能源效率之外,能源结构也是一个重要指标。中国今天的能源结构煤炭比例高达67%,与100年前世界能源结构几乎一致。能源结构是否与能源效率直接相关还不得而知,但高碳能源与环境污染温室气体直接相关已经是不争的共识。长时间大面积高浓度频繁发生的雾霾已经日益严重地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中国能源面临最大的问题是环境的不可持续。

  2013年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为95.24亿吨,比2012年增加4.2%,占世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7.1%。

  能源结构调整的核心是节能减排提高能效,“减煤增气”是必然且惟一的选择。煤炭是高碳能源,能源从高碳到低碳的发展路径不会逆转。中国已经开始了艰难的能源转型之路,不能也不会逆转。2002年以来中国煤炭消费高速增长明显改变了全球能源结构调整。严重雾霾让我们不得不停下过分依赖煤炭的发展脚步,不得不重新认真审视未来的能源发展道路和方向。

  高峰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