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使用一次性公共资源需慎思

2015年01月07日 16:57 来源:中国建设报 参与互动(0)

  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之一,也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费国。因此,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的关系受到了广泛关注。30多年的市场经济改革,中国创造了一个能源财富奇迹:得益于煤炭行业的井喷,煤炭资源大省开始坐拥天量的财富。然而,在煤炭量价齐跌的影响下,曾经富可敌国的“煤都”变成了“悲伤之都”。为此,著名经济学家董志龙在他日前出版的新书《财富中国》中阐述道:“财富浪潮的资源致富虽然富了一批人,但带来的负面作用却十分明显,不仅矿难频出,也制造了许多金融乱象。对于如何使用一次性社会公共资源来说,是一个需要慎重思考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至少涌现出以下六个梯次与层面的财富浪潮:乡镇企业财富起跑线、国企改革让富于民、包装上市造就财富神话、地产业凝固的财富蛋糕、能源最后的财富、电商创富笑傲江湖。在董志龙看来,改革开放以来炫人眼目的创富浪潮中,资源类企业是一道很另类的风景,声名远播的煤老板演绎了一曲曲惊心动魄的财富神话,也造就了一批身价亿万元的富豪,在产煤大省(区)山西、内蒙古、陕西、黑龙江诸多煤老板富甲一方。

  董志龙以山西为例回顾了煤炭行业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路径。20世纪80年代,中央对山西煤炭能源发展的基本策略是“有水快流”,鼓励中央、地方、集体、个体一起上。在“有水快流”的口号下,民营资本开始向各地煤炭业进军。一时间,煤炭开采风生水起、煤炭产能大大提高。1993年煤炭价格开始放开,价格双轨制,计划外的煤炭市场初步形成,煤老板们突破了制度瓶颈,煤炭业开始步入国企与民企同步发展的境地。过量的产能曾一度让煤炭业供大于求,煤炭价格波动下调。直到2001年,煤炭价格由历史低谷逐渐走向复苏,煤炭资源大省山西的民间资本市场又逐渐活跃起来,大量民资涌入煤炭行业。2008年全球经济遭受金融危机冲击陷入萧条,煤炭需求陷入低谷,煤炭资源的整合与兼并重组也拉开了序幕。按照山西省重组规划,重组完成后,山西省拥有企业主体的煤炭企业数量将从2200个缩减为100个左右。对民营煤矿实行国有控股,将形成2~3个年生产能力达到亿吨级的特大型煤炭集团,3~5个年生产能力在5000万吨级以上的大型煤炭企业集团。经此一役,许多煤老板才淡出煤炭行业。

  山西煤炭产业放开经营到整合重组的过程,也是其他产煤大省煤炭产业发展的大体过程。大批的煤老板淡出煤炭行业,留下的是一波无法令人忘记的财富故事。在山西一个不起眼的小煤窑,都能造就一个身价过亿元的老板。抛开负面因素,巨大的地下宝库富了一方水土,也富了一方百姓。

  董志龙说:“煤老板的暴富也许只是改革中资源类创富的一类具有普遍意义的典型,许多金属类矿产资源虽然没有煤老板这样形成规模,但因矿产资源致富的例子也不鲜见。对于国家发展来说,这种不可再生的矿业资源堪称最后的财富。煤老板则在改革的大潮中留下了一波足以令人警醒的创富浪潮,而这个浪潮至今仍然没有终结的迹象。因此,如何使用一次性社会公共资源,需要慎重思考。”

【编辑:史建磊】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