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北京垃圾分类路还很长

2015年03月27日 16:23 来源:中国环境报  参与互动()

  陈立雯

  北京是垃圾分类概念提出较早的城市之一。由政府推动的北京垃圾分类推广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2002年~2008年,当时垃圾分类是为北京奥运会做准备;第二阶段是从2009年到现在,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决“垃圾围城”的困境。

  北京取得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举办权后,提出了“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排在最前面的就是“绿色奥运”。在这个理念中,北京市向国际奥委会作出的一个重要承诺就是要在北京推广垃圾分类。

  2002年~2008年,北京市每年平均推广300个小区做垃圾分类,当时叫“垃圾分类推广小区”,也包括一些单位,尤其是政府机关、学校和办公场所。当时垃圾主要分为4类,即厨余、可回收和其它垃圾,再加上塑料,因为当时白色污染非常严重。

  如果说2002年~2008年开展的垃圾分类工作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做准备,那么2009年开始的垃圾分类,根本目的是为北京产生的越来越多的垃圾寻找一条解决之路。

  2009年后政府大力推广垃圾分类工作,这是的小区不再叫“垃圾分类推广小区”,而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还有一些叫做“零废弃小区”。

  为了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北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有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北京市共有2915个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覆盖人口500万人,配置户用垃圾桶300万套,设置小区垃圾分类投放站5万余个,配置厨余和再生资源专用车辆1000余辆,改造密闭清洁站超过750座。此外,在垃圾分类试点小区,还招募了超过两万名“绿袖标”指导员宣传垃圾减量和垃圾分类知识,并对居民的垃圾分类投放进行指导和监督。

  但几年过去,由于多方面原因,许多小区的垃圾分类仍停留在摆放垃圾桶和发放垃圾袋层面。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仍任重道远。

【编辑:宋亚芬】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