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碳战”落幕后 哥本哈根时代谈判更艰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专家:“碳战”落幕后 哥本哈根时代谈判更艰巨
2009年12月25日 09:22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当地时间12月19日,延期一天落幕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达成了新的协议。

  《哥本哈根协议》未对2050年之前的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目标作出具体规定。不过,在资金方面,协议规定发达国家在2010年至2012年向发展中国家提供300亿美元;在2020年前,富裕国家每年共同为贫穷国家筹集1000亿美元的资金。同时,各国均在协议中认同,要保持全球平均温度较前工业化时代的升幅不超过2摄氏度。

  协议对全球气候行动、相关的行业企业和市场有何影响?展望2010年转战墨西哥的全球气候峰会,我们该如何作为?

  新协议是下轮谈判基石

  NBD:我们看到有些国家以及国际机构对《哥本哈根协议》表示失望,各位专家怎样评价这个协议?

  陈迎:首先,它的性质是一个政治协议,没有法律效力,中期目标是空的,也就是一个被弱化的协议;其次它是有限范围内的,因为只是通过了这么一个决定,并将同意这个协议的国家记录下来。

  王彬彬:协议虽然不具备法律效力,但也是下一步谈判的基石。之所以形成这样的协议,是因为涉及太多利益相关方。全球193个国家,100多位政府首脑齐聚哥本哈根,这样的规模是前所未有的,每个国家都要在维护各自基本利益的基础上作出让步与妥协,这种挑战也是前所未有的。

  吴昌华:这次将控制温度升幅2摄氏度、发达国家提供资金、技术转让机制等方面,都在协议里有体现,是进步很大的。

  NBD:哥本哈根谈判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确定发达国家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的减排目标,实际上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协议对全球气候行动有什么作用?

  陈迎:哥本哈根谈判的积极意义,就是奠定了气候谈判后续推进的基础,是一个新的起点。在资金上,发达国家其实比之前承诺得更多了;另一个就是双轨的机制,哥本哈根谈判避免了一些发达国家试图并轨谈判、抛弃《京都议定书》的企图,也强化了“共同但有区别的原则”。

  吴昌华:《哥本哈根协议》的命运将如何很难说,联合国2010年对它将有一个回顾的过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中长期目标上分歧很大,发达国家要在协议里写2050年的长期目标减排50%,发展中国家认为近期目标都没有锁定,怎么谈长期目标呢?各国要在一个月后,就是明年1月31日之前填协议里的表格,最后把减排目标确定下来。

  市场已感受到政策不确定性

  NBD:《哥本哈根协议》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界有何影响?比如能源、低碳技术、碳交易等相关行业。

  杨志:由于没有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中、短期减排目标,协议本身没有向能源、低碳技术、碳交易等相关行业的市场和投资者提供足够清晰和强大的信号。但是协议还是在全球长期目标、资金和技术支持、透明度等焦点问题达成了共识,稳定了市场的情绪。而且尤其在低碳技术等行业,在石油、煤炭等化石能源价格上涨、国家和地方对可再生能源补贴增加的推动下,企业自身一直有强大的动力在投资低碳技术。

  吴昌华:在清洁能源市场,目前还没有明显的影响,随着各国政策目标的确定和实施,清洁能源市场必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和技术交流方面的反应会快一些;企业主要受到政策方向的影响,目前它们已经很明显地感受到政策的不确定性。

  李宁:对以上的三个领域,还是有一些正面影响,毕竟发达国家也看到了未来社会发展的方向,将会在这些领域投入大量资金;全社会能源领域的转型已经初现成果;但是在碳交易层面,相关的CDM机制也存在一定消失或变化的风险。

  NBD:今后碳交易市场会呈怎样的走向?

  杨志:协议传达出一个信号,大家仍要一致应对气候变化。在最激烈的矛盾下共识仍然存在,这对低碳经济、碳交易的发展仍是利好。碳市场会继续发展,目前存在着一些不明朗,例如未来CDM在资金援助中起到什么样的角色?美国是否会参与国际碳市场,购买发展中国家的减排量?这些应该是未来一年谈判的内容。

  在对抗全球变暖的威胁方面,企业的角色将是关键的。据估计在每年需要的5000亿美元投资中,私营部门预期将提供大约90%。因此,即使美国等发达国家愿意从自己的财政中拿出一部分援助资金,也必须进一步完善碳交易机制与市场,发挥企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重要作用。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