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何时可以开进家门——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能源频道
    新能源汽车何时可以开进家门
2010年02月04日 10:36 来源:经济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网友点题:传统的汽油、柴油汽车消耗资源多又带来污染问题,为什么不能多开发一些新能源车?目前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还存在什么问题? ———中经网友“点点”问

  为了节约能源、减少排放,新能源汽车在不远的将来替代传统汽车的趋势已经形成,目前全球主流的汽车企业都已介入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与制造领域,但新能源汽车进入我们的生活尚需时日。

  尽管各类新能源汽车的产品技术都有了不同程度的突破,但比技术本身更影响新能源汽车推广进程的是新能源汽车产业化问题。没有规模的市场,生产成本就很难降低,超过传统汽车好几倍的市场售价反过来也制约着市场规模的形成。新能源汽车如何走出实验室、何时走出实验室引人关注。

  期待加速发展的动力

  新能源汽车在驱动力选择上,比使用汽油、柴油燃烧技术的传统汽车更具有环保、节能的优势。近10年来,以混合动力为主导方向的新能源汽车出现,为汽车业探索出一条充满希望的“绿色”之路。

  新能源汽车不论在能源转换、电力储存系统方面,产品成熟度目前还不及传统的汽柴油动力系统,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也正是因为新能源的“新”,它在技术领域才有更大的进步空间。即使是对全球汽车企业的“百年老店”来说,新能源汽车都是一个全新的事物。新能源汽车真正意义上市场的形成,始于1997年第一代丰田普锐斯的问世,12年来,普锐斯车型历经3代,全球销量累计120万辆。尽管与传统汽车市场的销量不能比较,但这已代表了新能源汽车的领先水平。

  正因为新能源汽车的先期投入巨大,市场不可预期,因此,几乎所有的企业都有新能源汽车的中长期产品规划,但没有具体的市场推广方案与成熟的商业模式。江苏省常熟市合众环保能源技术研究所所长沙永康说,当今世界汽车研发集中在能源动力方面,虽然有众多方案,但各种方案似乎都不尽完美,尚未达到完全定型的阶段,因此主导设计无法面世,技术标准也是相对暂时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在处于逐步前进的阶段,不能操之过急。

  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十分重要。以最具产业化可能的电动汽车来说,技术方面我国汽车企业与国外的技术差距并不大。但电动汽车普遍存在续驶里程小等现实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需要更多的配套设施,例如充电站等来支持。比亚迪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王建均认为,“燃油车已发展100多年了,其便捷程度非常高,包括加油站和维修;而电动汽车的充电设施需要社会的公共资源,包括能够充电的公共车位,任何不便都会给消费者带来不好的心理暗示。”新能源汽车目前加速发展,最期待的就是政府给予新能源汽车的消费补贴到位,以及公共设施建设的完善。一旦这个时机成熟,相信新能源汽车将获得一个加速发展的动力。

  实质性启动尚需时日

  “马路上新能源车为什么这么少?”问这个问题前,我们先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是否愿意花一款中高档车的价钱买一辆经济型轿车?目前普锐斯1.5升的售价在25.98万元到27.98万元,这相当于一款2.4升中高级轿车的价格水平。

  凭借着手机电池和汽车制造的集成优势,比亚迪汽车目前在我国的新能源汽车领域处于领先位置,但整车成本控制依然是产品市场化的一道坎儿。以F3DM车型为例,这是一款双模的重度混合动力产品,同时还增加了一个外接电源充电功能,它的整车售价为14.98万元。而普通版的F3车型目前价格区间在6万元到8万元。对于混合动力车成本的增加,上汽技术中心新能源及新技术部执行总监朱军介绍说,混合动力技术分为弱混、中混和强混。其中,弱混只增加3000元的成本,但是节能效果只有5%到7%。而强混可以降低25%的油耗,不过代价是成本增加4.5万元以上。从这个角度看,混合动力产品如果在成本上没有更大突破,过高的售价也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使用成本的节约,众多消费者都清楚这本账。

  除受价格因素影响外,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可靠性也备受关注。目前比较成熟的新能源汽车产品,以丰田和本田的混合动力产品为代表,其动力蓄电池电力管理系统及其它电器、电机等系统均经过10年左右、百万辆批次以上的市场推广运用,产品可靠性、稳定性等都已有巨大提升。而国内目前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大都处于示范运营期,零部件体系的供应商还没有充分整合,维修服务力量及核心零部件的备件供应也无法完全到位,因此谈及产业化还为时尚早。

  新能源汽车这一技术吸引着我们,但它的价值目前还没有得到完全体现。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各项辅助设施、补贴政策的到位、技术的进一步成熟,我们一定能以接近“零排放”的绿色汽车,完美展现新能源汽车的魅力。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