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东江门新安圩育英学校:知名侨领的“摇篮”

2013年10月18日 09:23 来源:南方都市报 参与互动(0)
广东江门新安圩育英学校:知名侨领的“摇篮”
新安圩(梁清/摄)
新安百货店内悬挂着旧式商品海报(梁清/摄)

  讲述人:余寿津(87岁,新安圩人),陈伟林,余仲平(新安村委会工作人员)

  ●位置:新安圩,位于三合镇的西南部,距镇政府所在地温泉圩11公里,距台城18公里

  ●建筑:新安圩有骑楼街,骑楼数量不到40座。久负盛名的育英学校恢弘挺拔。

  ●居民:新安圩有商铺30余间,建有农贸市场一座,建筑面积800平方米。公立每旬逢一六为墟期,是新安村委会驻地。有居民350人,余姓为第一大姓。

  从端芬庙边圩到新安圩,亦不过一里之遥。而就在这一里之地,墟集与洋楼遍布。从庙边学校的顶楼位置望过去,风格各异的洋楼散落在田间,极是壮观,庙边学校与新安圩的育英学校遥遥相望,建筑风格也极为类似。新安圩的规模在台山的侨圩里并不算大,但是各行各业齐全。当地的育英学校曾是新安余氏子弟的学堂,很多学子在国外成为有名的侨领,如余逵乐、余仲谋、余锡堂等,其中的老师也有名人的身影,如哥伦比亚侨华侨康明等。

  端芬庙边与三合新安的分界便是新安河,横跨于此的桥,据闻又名“洗布桥”,在百年之前,此处有染坊,有人在此洗布而得名。和台山的绝大多数侨圩类似,走进墟市,寥寥无几的人影,一条主街道将两侧的骑楼尽数串联起来,这座不到40座骑楼的侨圩,街道的形状很像小写的字母b,从墟头一直走进去,转一个圈出来,便是这座侨圩的全部。

  今年87岁的余寿津老人,是新安圩的历史“活化石”。据其介绍,新安圩的建设时期,大概为清末民初,为一名为余祺礼的华侨牵头建设起来,包括道路亦都是由其牵头建设。而育英学校的建设时间则为1926年,为华侨集资修建,上世纪70年代最为鼎盛。但至今已空置20年,当地老百姓担心哪天被租出去当工厂,学校的痕迹彻底消失。

  新安圩的规模在台山的侨圩里并不算大,但是各行各业齐全,每逢一、六墟期,四乡民众蜂拥而至。而在最鼎盛时期,墟内也都设有两家钱庄,为乡民提供金融流通服务。

  育英学校

  用西方教育理念熏陶侨乡民校

  在20世纪初,台山城乡的小学教育高度发达,学制与西方接轨。据1926年的《旅坎拿大台侨捐建台山学校碑记》记载:“台山今年城乡国民高小学校,遵照部章,以新法教授者,已有七百余校,每年毕业学生日多。”新安圩的育英学校就是这个时代的产物。不仅在台城,散落在台山乡间的学校,亦都是由华侨捐建,形成了具有侨乡特色的教育格局。同时,学校注意吸收西方教育的制度和理念,校舍建筑大多数采用了西式风格,规模宏伟、外观典雅、功能比较齐备。

  子弟学堂 名人足迹

  建于1926年的育英学校,距今已经有80多年的历史。据介绍,育英学校由余氏“公尝款”建成,“公尝款”由余氏族内德高望重的族老管理,其中,“公尝款”一部分来自华侨捐款,一般用于教育等公益事业,另一部分来自余氏的产业。在新安圩,余氏就有三个产业,靠出租铺位收取租金。学校的建造大部分是华侨捐款,新安或者邻近的余氏宗亲通过风采堂,在家乡捐资办学。

  及至近代,随着台山侨乡的形成,旅居海外的侨胞感教育对民族之重要性,慷慨捐资办学。至1949年,仅在台城捐建的中小学校有27所之多,居全省之首,台城侨资办学风气之盛闻名海内外,其中,又以台城老城中心区拥有的学校数量最多、教育体 系 最 为 完善。

  育英学校建成后,余下的捐款用来在学校的旁边建了一间阅报室,平时对余氏的上学子弟和有文化的人开放,现在成为新安村委会的办公地点。育英学校是新安余氏子弟的学堂,很多学子在国外成为有名的侨领,如余逵乐、余仲谋、余锡堂等,其中的老师也有名人的身影,如哥伦比亚侨华侨康明等。

  杂草丛生 球场破败

  在几年前,育英学校的主楼表面依照其之前的风格又重新粉刷一遍,但并不能掩盖其年久失修,“育英学校现在已经空置了很久,担心未来它也很有可能像庙边学校一样,租为工厂之用,改建或者重新装修,那样真的好可惜,”村委会工作人员说。

  台山素有“排球之乡”称号,在台山众多的圩镇里,很多都保留有排球场。在育英学校主楼正前方,也建设有排球场。陈伟林介绍,自己在育英学校读书的时候,亦都是十分喜欢在这里打排球。在上世纪70年代时,排球场的位置经常有人会在此打球,赶集的时候,在这里围观的群众更多,打排球一直从中午到晚上。

  而现在,排球场早已经破败,年久失修,亦都再无人在此打排球,“现在年轻人都不在这里呆着,都没有人再打了。”(石江龙)

【编辑:邹春光】

>侨乡传真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