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气洋洋的东北大秧歌——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喜气洋洋的东北大秧歌
2009年10月23日 16:01 来源:吉林日报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东北大秧歌起源于清末时期,在东北民间地区开展广泛。东北大秧歌形式多样,有唢呐、锣、鼓、钹等乐器伴奏,舞者手持扇子,舞步简洁大方,舞者服装极具东北特色。多人成群结队起舞,场面蔚为壮观,已经成为东北地区喜庆节日的助兴活动。 中新社发 于震 摄

  东北大秧歌遍布东北城乡,每逢婚嫁、喜庆等场合都能看到,是大众化的普遍性的娱乐、休闲方式,有“高跷”和“地蹦”两种形式,过去非常流行。近些年来,“高跷”由于受诸多限制,只能在专业团体演出中偶尔亮相,而“地蹦”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现已成为秧歌的主要表现形式。因为灵活、轻便、安全、易学的动作特点,老少皆宜,城乡均便,所以日益受到欢迎,成为全民健身的一项参与性极强的运动。

  现在社会上流行的秧歌,除了保留原来的曲牌和舞蹈方式之外,解放后流行的一些民族歌曲也被吸纳进来,舞姿、舞步也随之翻新花样,这种改良创新后的表演形式被称为“秧歌舞”。走三步、退二步是秧歌的基本舞步,有人根据这个特点又将其发展为两人跳的交际舞形式,变异后的秧歌又跳进了更为高雅的国标舞队伍中,往往一支秧歌队在同一时间的表演中,传统与现代同时交替进行,更增添了艺术魅力,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在文艺形式日益多样化、多元化的今天,秧歌还能广受人们的喜爱,除了其自身的艺术价值之外,还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积极的社会功能。

  一曰健身怡情。随着欢快奔放的秧歌舞曲,舞者按着事先确定的队形和各自扮演的角色,亦步亦舞,手眼身法步的基本动作都施展出来,全身心都处在有节奏的运动之中,往往一曲下来就热汗淋淋,浑身通泰。另外,每天在赶赴演出的往返途中,也是自然的锻炼,如此久而久之,自然强化了骨骼,疏通了脉络,活化了血液,润滑了关节,身体焉能不健?难怪他们冒严寒、顶酷暑,长年不辍,乐此不疲。

  强身健体之余,还可获得精神上的充实和享受,无论是舞蹈者还是伴奏者,无不沉浸在自己的艺术角色中,或悠扬、或激扬、或张扬,无不使人愉悦、欢畅。在这个群体中不乏年老体弱者,甚至残疾者,但只要进入演出状态,顿时喜洋洋、美滋滋、乐呵呵,浑然忘我,全不知今夕何夕。我见过的几个情景感人至深,一是由家人护送,或坐轮椅,或拄着拐杖而来的义务伴奏者;二是司鼓的情景,往往多人排队等候,各人都自带鼓槌,待排到自己时,便从精美的鼓槌袋中取出鼓槌,气宇轩昂地擂上一通,颇有大将军威风八面,指挥千军万马的豪迈气势,一曲擂罢,悉心收回鼓槌,欣然离去,惬意、自得,充满了快乐与温馨。

  二曰传承文明。这些大多由基层群众组成的秧歌队长年坚持伴晚霞、迎夜幕,不仅为都市文化生活描绘了一幅幅亮丽的风景画,还传承了关东特有的民族风情。我工作、生活在松花江边,每当看秧歌时总是感到是在欣赏这个北国历史文化名城特殊的地域文化。由于东北地处边疆且开发较晚,文艺积淀不甚深广,在原本不多的本土民间文艺中大秧歌益显弥足珍贵,很值得我们去爱护和发扬。

  三曰构建和谐。在铿锵的锣鼓声中,高亢的唢呐腔里,洋溢着浓郁的昂扬向上、知足常乐的积极生活情调。我总觉得在如此情境中生活,比痴迷在麻将桌前要高雅了许多。正是他们以自己独有的生活方式创造了利己怡人的良好社会氛围,可以说,东北大秧歌恰恰是社会和谐与安定这曲交响乐中的一个重要音符。

  四曰营造喜庆。东北大秧歌的表演形式和内容都充满了热烈与欢快,因而从它产生之日就被用来营造喜庆气氛,或者说其本来就是为营造喜庆气氛而产生并发展的。(王昆)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