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为25座大桥和200多条主次干道确定“芳名”——中新网
本页位置: 首页新闻中心侨乡传真
    宁波为25座大桥和200多条主次干道确定“芳名”
2009年12月02日 13:46 来源:浙江在线 发表评论  【字体:↑大 ↓小

  随着宁波市城市空间的不断拓展,新的住宅区、建筑物、桥梁、道路等不断涌现,使得大量地名处于“新老交替”的局面。昨天(12月1日),记者从浙江省宁波市民政局获悉,由市地名办、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共同编制的《宁波市城市地名总体规划》正式实施,对宁波市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部分区域进行了科学规范的总体规划,以期能更好地为宁波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服务。

  宁波城市地名总体规划实施,中心城区划分17个区块,25座大型桥梁和200多条主次干道有了“名分”。

  600平方公里划分17个区块

  这次城市地名总体规划的期限与城市总体规划同步,近期至2010年,远期为2011年~2020年。本次规划范围主要为《宁波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的功能分区为基础,并结合行政管理、建设用地情况和自然地形,将总面积约600平方公里的规划范围划分为17个地名主分区。

  这17个地名主分区分别是海曙城区、江东城区、东部地区、江北中心区、江北西区、鄞州新城区、鄞州西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镇海城区、江北北部-骆驼片区、庄市片区、宁波化工区、九龙湖片区、北仑城区、小港片区、大榭-穿山北片区、春晓-梅山片区等。其中,部分主分区还分成若干亚区块,比如江北中心区分为江北核心区、湾头片、庄桥机场片、庄桥洪塘片等,鄞州区新城区分为鄞州中心区、鄞州投资创业园区、邱隘南片、下应片等。

  名山大川“聚首”北仑城区

  随着城区的扩大和旧城改造的推进,原有的道路状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部分地名与现实不适应,名不符实、一名多路、一路多名、有路无名等现象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在本次地名总体规划中,对中心城区的200多条主次干道作了规划。

  在地名规划中,因各区块的功能定位、历史文化、建设发展不同等原因,海曙城区、江东城区、江北核心区、镇海城区、北仑城区等现状地名网络较为成熟,规划重点是地名文化保护和局部地段的地名优化调整,加强与周边区块的衔接。而正在大力开发建设的东部地区、江北西区、鄞州西区、东钱湖旅游度假区等,规划中对这些区块的道路名称进行了整体化、系统化的设计,既尊重群众意愿、体现地方特色,又富有创新性和前瞻性。

  东部新城是宁波未来的行政中心和商务办公中心,要体现宁波的时代特色和文化底蕴,如海宁街取“海定则波宁”之意,德厚街取“厚德载物”之意。北仑城区体现港口新区的博大胸怀,完善名山大川系列地名,如黄山路、庐山路、黄河路、长江路等。庄市片区体现近代宁波帮人士众多的人文特点,适当采用名人作为地名采词来源,如逸夫路、澄衷路、芳辰路等。

  25座桥梁“芳名已定”

  由于宁波市城市水系发达,江河纵横,所以桥梁的名字显得极为重要。根据这次地名总体规划,除已建成的19座桥梁已命名外,还对拟建的25座桥梁进行了命名。

  跨中心城区“三江”桥梁名称主要四个系统:丰字系列,除原有永丰桥、庆丰桥外,新增长丰桥、和丰桥等;采用桥梁所在地的名称命名,如外滩大桥、白沙大桥、梅墟大桥等;使用宁波古行政区命名,如四明大桥、句章桥、庆元桥等;以桥所在古渡口得名,如邵渡桥、桃渡桥、青林渡大桥等。

  25座桥梁桥名释义

  外滩大桥:西堍位于江北外滩而得名。(堍:tù,桥两头靠近平地的地方)

  白沙桥:西堍位于江北白沙路而得名。

  和丰桥:位于旧和丰纱厂附近。

  中兴大桥:东堍连接中兴北路而得名。

  鹭林桥:北堍位于江北鹭林而得名。

  三官堂大桥:北堍位于江北三官堂而得名。

  梅墟大桥:南堍接鄞州梅墟路而得名。

  明州大桥:明州,宁波古称。

  清水浦大桥:北堍位于镇海清水浦而得名。

  蛟港大桥:大桥连接蛟川街道与小港街道。

  莲桥:东堍接莲桥街而得名。

  澄浪桥:以西堍澄浪堰得名。

  长丰桥:以南侧鄞州长丰而得名。

  新典桥:以连接西侧新典路而得名。

  四明桥:以桥所在路为四明路而得名。

  首南桥:以首南路而得名。

  句章大桥:句章县,秦汉时宁波地域内的三县之一。

  甬山桥:甬为宁波简称,甬山,即现奉化江口塔山。

  庆元大桥:宁波,宋为庆元府,元为庆元路。

  桃渡桥:由桃渡路而得名,桃渡,桃花渡,桥所在地之古渡口。

  孝闻桥:由孝闻街得名。

  湾头大桥:位于湾头而得名。

  青林湾大桥:位于姚江清林渡得名。

  鹊渡桥:桥南靠近梁山伯庙,鹊渡,鹊桥之意。

  邵渡桥:邵家渡,姚江古渡,位于桥所在处。(据东南商报 作者:卢科霞 陈绍友)

    ----- 侨乡传真精选 -----
商讯 >>
直隶巴人的原贴:
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视频图片2010}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