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中国青年报:泛滥的医疗广告种下医患交恶祸根

2012年05月22日 05:25 来源:中国青年报 参与互动(0)

  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是,医患关系已经恶化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种危险,可以从频发的医院血案中看到,可以从难以平息的医闹中看到,可以从被逼下跪的医生和医生为防医闹而戴的钢盔上看到。舆论一直在追问,本该亲如鱼水的医患关系何以恶化到如今这种水火难容的地步?在反思原因的同时,我看到了一个常被人忽视的祸首:电视上、报纸上、大街上泛滥成灾的医疗广告。

  医患交恶,关医疗广告何事?关系大着呢!最直接的原因是,那些虚假医疗广告夸大疗效,给患者传递了一种不切实际的期待。而这种“对医生和医院不切实际的期待”,很多时候正是医患冲突之源。

  医疗广告已经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而其中虚假的医疗广告又占了多数——从报纸到杂志,从广播到电视,再到网络和公交车身,医疗广告无孔不入地占据着人们的眼球。一位作家写过他坐公交车的一次经历:他听见后座三个女孩子在说话,一个说:“你怎么不高兴呀?”全车的人此时心里想的都是同一句话,果然,就有一个女孩子顺路接了下去:“那去黄河医院呀!”一车人全都爆笑,这是当地民营医院一句无孔不入的广告语。由此可见医疗广告对公众的日常生活无处不在的灌输、轰炸和催眠。

  无夸大,不广告。泛滥的医疗广告中,泛滥着对药效的夸大。在这些广告中,没有不敢说的话,没有治不好的病:各类癌症可以彻底治愈,疑难杂症可以药到病除,难言之隐可以一洗了之,世界难题简直就是小菜一碟。缺乏医学知识的公众对医疗仅有的一点认知,很多就是在虚假医疗广告的耳濡目染中习得的。在虚假医疗广告的日常轰炸下,患者自然对医疗有了很多不切实际的期待。当他们带着“癌症可以治愈”、“医生能药到病除”、“医院能妙手回春”之类的期待来到医院,而医院又无法满足他们这种不切医学实际的期待时,可想而知会发生怎样的冲突。

  患者天然地认为到医院后,医生就应该治好自己的病。可这显然是医院和医生无法满足的,当医生跟患者说实话“这病没法儿治”或“我无能为力”时,当治疗的效果远不如电视广告那种神效时,患者会把所有问题都归咎于医院的唯利是图和医生的不负责任。病人不会去找虚假广告主,而是将所有的怨恨都发泄到医生身上。这便是虚假医疗广告种下的祸根,这种由药商和明星合谋的“杰作”不仅骗钱和害人,更在恶化医患关系中扮演了极隐秘的罪魁角色。

  泛滥的医疗广告,还助长着医疗圈的浮躁。泛滥的医疗广告折射出的,不仅仅是广告的虚假,还是一种败坏的医疗文化生态。药商会把巨额投入花在广告宣传中,却在其他投入上无比吝啬。典型如哈药集团,广告投入是环保投入的27倍,烧钱营销却称无力治污;修正药业,仅仅孙红雷两年的代言费就数百万元,仅一个月广告投入就达3亿元,可为了节约一点成本甚至不惜使用“毒胶囊”。

  药商迷信广告效应,患者迷信广告宣传的药效。医患关系,也正是在这种投入的错位和期待的错位中不断恶化。

  意识到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化解医患冲突,简单归咎于医生和患者都无济于事,首先有必要从治理泛滥的医疗广告上入手。(曹林)

【编辑:段红彪】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