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一份家庭报坚持办17年 全家老少21个人精心呵护

2013年03月05日 14:21 来源:甘肃日报 参与互动(0)

  制作一张手抄报,只需一张A3打印纸,几只绚丽的水彩笔,几分闲情逸致,足矣;但一个家庭,要办一份已“出版”17年、560期的手抄报,付出的不止是热情,更需要常人难以想象的坚持。17年来,全家老少21个人精心呵护着这张小小的家庭报纸,为它付出心血,为它投入情感,每一个家庭成员从中找到了幸福时光,感受着浓浓亲情。

  源自家庭作业的突发奇想

  2月27日,一个春意融融的下午,记者来到华亭县城东大街55号3单元501室。张钰蕾正在制作第561期《家庭周报》,身边不远的大箱子里,已经“出版”的报纸都按年份整齐地码放在一起。

  翻看这些纸色已经微微泛黄的手抄报,一个家庭的喜怒哀乐跃然纸上,“本周姥爷的感冒好了,感谢大家的关心和照顾”“小姨被评为今年的先进工作者,受到了单位的表彰,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张钰蕾说,这份手抄报“创刊”于1996年3月31日,那年她11岁。

  张钰蕾回忆到,当时老师留给她的家庭作业是办一份手抄报,题材不限。平常就喜欢写些小文章的她,很认真地准备稿件。当时她突发奇想,“为何不发动全家一起来办这张报纸?”

  有了这样的想法,她挨个找家庭成员征求意见。“办报纸啊,很有意义,我大力支持。”姥爷杨发录举双手赞成。“姥姥同意。”不识字的姥姥王淑秀听了外孙女的提议后,再三嘱咐张钰蕾把自己的意见写在创刊号上。

  家里的舅舅、姨娘、表弟、表妹还为第一期报纸专门撰写了贺信。

  就这样,张钰蕾的《家庭周报》在当时全家17口人的支持下诞生了。张钰蕾作为主编还要求全家:“各成员都是报道员,每周投稿一篇……”

  “刚创刊的时候,只有家庭新闻、笑话园地、谜语乐园等几个小栏目,主要是记录些家庭琐事,给大家制造点轻松快乐的气氛。”张钰蕾说,随着家庭成员对手抄报的全力支持,收到的稿件形式越来越丰富,“有感情交流,有生活感悟,有生活技巧,还有不少对国家大事表达自己看法的文章。”

  这份《家庭周报》得到了全体家庭成员的大力支持。除了上学的孩子频繁投稿外,家里喜欢文学的大人也常常写些三五百字的稿件,甚至连不认字的姥姥王淑秀也通过口述,回忆自己的童年趣事。

  正因为有了家庭成员认可和参与,《家庭周报》伴着张钰蕾的成长,一直持续了17年。

  17年的办报接力

  截至目前,《家庭周报》已经“出版”了560期,每一期报纸都被复印成6份,分别发给住在兰州、平凉、华亭、宝鸡的家庭成员。

  尽管叫做周报,但它的实际“出版”周期并非一周一期。

  “2001年,我上高中后,时间明显不够用了,制作报纸的工作就暂停了一段时间。”张钰蕾说。

  姥爷杨发录接着说:“我觉得这个报纸办了4年多,突然停了也很可惜,而且这份报纸确实让家人的联系紧密了很多。一些在电话里说过的事无法保留资料,再加上正好我退休在家,闲时间多,就把这个工作接了过来。”杨发录说,当时他召集儿孙开了个家庭会议,坚持把报纸办下去。

  自此以后,杨发录成了《家庭周报》的第二任主编,报纸的“出版”时间也由一周一期变为不定期“出版”。在家庭里,这份报纸沟通亲情、解决问题的功能也越发凸显。

  2010年,正在读初一的孙女杨成宇处于青春逆反期,对于父母的教导处处顶撞,学习成绩也有所下降。她的母亲屡次劝说,都没有效果。情急之间,杨发录就在《家庭周报》上发了杨成宇妈妈致女儿的一封信。

  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女儿看了这封信后大为感动,流着泪抱住妈妈说,“妈妈,您太不容易了,我今后一定听你的话,好好学习。”

  2010年,杨发录的大儿子杨小兵意外受伤,在兰州军区兰州总医院住院治疗。由于没人陪伴,觉得很寂寞。《家庭周报》刊发了这条消息后,全家人纷纷前往探视,并将杨小兵的治疗情况和最新信息反馈给手抄报。2011年春节前,杨小兵痊愈出院。春节期间,在家庭春节联欢会上,他讲起了那段难忘的记忆时,感动得热泪盈眶。

  杨发录说,像这样的事不胜枚举,他最深刻的感受是“这一大家子越来越团结了,亲情变得越来越浓厚。”

  不知不觉,杨发录把这份报纸办了9个年头。他不仅让这份报纸得以延续,还逐步被外人所知。

  2007年时,杨发录前往泾川看望自己的启蒙恩师杨家齐,看到时年88岁高寿的老师仍在为教育事业忙碌,深受感动。回家后就写了一篇回忆老师教育经历的长篇“通讯”,文中记载了解放前自己为了逃避抓兵,被老师收留照顾的往事,也记载了老师一生关爱学生、重视教育、谆谆善诱的教学经历,还对老师一生宠辱不惊、恬淡隐忍的人格魅力进行了总结,并把稿件刊发在了《家庭周报》上。

  杨家齐的子女看到这期报纸后,感慨万分,专门给杨发录打电话说,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父亲的这些往事,“感谢你告诉我们这些珍贵的历史。”

  后来,杨发录的家乡、泾川县丰台乡通儿沟村村委会知道了《家庭周报》的事后,深受启发,专门召集全村党员、干部就如何振兴乡村文化经济进行讨论。

  全家人心血和情感的见证

  2012年,第一任主编张钰蕾大学毕业后回到华亭工作。这样,她又重新接棒,继续担任《家庭周报》的主编,杨发录老人则成为这张手抄报的顾问。

  这次,张钰蕾重新规划手抄报的发展思路。她尝试着用电脑制作了几期带有照片的报纸,与纯手工抄写、简笔画勾勒的老版本相比,多了些许现代气息,也增加了阅读的便利。但是,这种版本的报纸并未受到家庭成员的认可。

  “大家都说没有以前的味道了,带有明显个人笔迹的文章被冰冷的打印字块所代替,少了很多情感的传递。”于是,张钰蕾马上放弃了这个尝试,继续请家庭各成员参与手抄稿件和新闻。

  没想到,通过办“报”,家里的孩子们对语言文字产生了浓厚兴趣,写作的劲头格外大,文字表达能力、简笔画能力都强于同龄人。

  此后,这份家庭手抄小报,还应读者的要求,开始在每年年终评选当年家庭十大新闻,同时对家庭成员在工作学习中获得的各种奖励进行公布和表彰。这一形式,激励大家相互竞赛,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使整个大家庭形成了一种团结互助、积极向上的氛围。

  “我们家的氛围格外和谐、融洽,社会上常见的邻里矛盾、酗酒、打麻将的情况根本不存在;即便有些家庭成员在言行上有些什么不妥,大家都会积极地在手抄报上对他提出意见和建议。可喜的是,受到批评的人,也会主动改正不足。这让我这个现在有21口人的大家庭很和睦,很幸福。”说起这份比较简陋的报纸,已经80岁高龄的杨发录一脸欣慰。

  “我收获的是家庭和睦的感觉,这是我这么多年始终坚持办报的最大动力。我外出求学的那些年,每年3月31日创刊纪念日,我都会发来一篇稿件,以此纪念汇集着全家人感情和心血的这份手抄报。”张钰蕾说,17年来,家庭手抄报,集合了全家的智慧,记载着全家的欢乐,见证了家庭的幸福生活,这是属于全家的一笔珍贵财富。

  “现在我的儿子小石头也有8个月大了。以后我办不动这份报纸了,就让小石头接着办……”说这句话的时候,张钰蕾的脸上满是憧憬。(本报记者马国顺文洁)

【编辑:燕磊】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