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传统文化“五和”智慧破解现代“全民焦虑”

2013年03月20日 10:01 来源:人民网 参与互动(0)

  破解全民焦虑症,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到“五和”——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

  以“和谐”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绵延不绝,笔者将其提炼为五个唇齿相依、互为因果的方面——人心和善、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世界和平、天人和合,姑且称之为“五和”理念。这五者,既有心(人心和善),有情(家庭和睦),有物(社会和谐、世界和平),也有境(自然万物),是和合共存,相融共生的。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操心”,这是中国人的真实写照,也是全民焦虑症的重要原因,破解全民焦虑症,需要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做到“五和”。

  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当下中国,无论是穷人、富人,还是百姓、官员似乎都在焦虑,就业焦虑、住房焦虑、婚姻焦虑、职业焦虑、身份焦虑、财富焦虑……一句话,就是活得累、心不安,想得多、疑心重。那么,解决的根本方案是什么?应从匡正人心入手,倡导人心和善、人心和谐的道德观。

  建设和谐文化,首先是每个人都能做到人心和善,这是“五和”理念的基础和根本,也是中国儒学的基础和根本。以“仁”为核心的儒学,可以说是一种人学,“仁”的最初含义是指人与人的一种和善关系。孔子把“仁”定义为“爱人”,并解释说:“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仁”的重要原则——将心比心、推己及人,也是儒家对“和善”最好的诠释。

  有关推己及人,历史上有个流传已久的小故事。春秋时期,有年冬天,齐国下大雪,连着三天三夜没停,景公兴致很高,欢愉地说:“下了三天雪,一点也不冷,再下几天,就会宛如仙境了。”这时,一旁的上大夫晏子却怔怔地望着翩翩飘下的白絮,若有所失。晏子看景公身上裹着厚厚的狐袍,靠着烧得旺旺的火炉,有意地追问:“真的不冷吗?”景公不知就里,点点头。晏子借机进言:“我听闻古之贤君,自己吃饱了要去想想还有人饿着;自己穿暖了还有人冻着;自己安逸了还有人累着。可是,君主怎么都不去想想你的臣民啊!”一席话,说得景公无语。

  家庭和睦的人生观

  中国人最重家,从来都把家庭当做人生安身立命的根本。“家和万事兴”是几千年来中国老百姓的人生信念。“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则是儒家传统知识分子尊崇的人生信条,儒家“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五伦中,有三伦强调的都是家庭关系,由此可见中国传统文化对家庭伦理,尤其是家庭教育的重视。

  当今很多国人,一提到家庭教育,言必称欧美,好像只有西方,才有先进的家庭教育。其实,中国的家庭教育源远流长,古人称之为家训。家训,对于今人来说,是个比较专业的说法。但在古时,却是常用词,因为“人必有家,家必有训”。中国的家训智慧,自古及今,源远流长。《论语•季氏》记载:(孔子)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虽然这是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对孔鲤的教育,但也是一个普通的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所以这段记载也被视为中国古代家庭教育中的典范之一,而孔子所说的“不学诗无以言”和“不学礼无以立”则成了古代早期家训的典型内容。家训内容中的精华被行之于文、传于后世,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独特的家训文化。

  讲到家训,就不得不提到曾国藩。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既备受关注也备受争议的人物。他被称为“晚清中兴名臣之首”,又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后的理学大师与一代大儒。除却政治上功过是非的争议不谈,曾国藩有一点却是不论“誉之者”还是“谳之者”都极为推崇的,这就是他的家训智慧。如今流传下来的《曾国藩家书》则被无数有识之士誉为“千古家训之首”,连毛泽东与蒋介石都为之信服。

  曾国藩把为人处世之道、修身养性之方,直接地教导、告诫子弟,明确要求子弟为或不为,开诚布公,循循善诱,总结出来了“八德”(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本”(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四条”(一曰慎独则心安,二曰主敬则身强,三曰求仁则人悦,四曰习劳则神钦)、“四败”(妇女奢淫者败,子弟骄怠者败,兄弟不和者败,侮师慢客者败)。观古可鉴今,读曾国藩的家训,反思当今的家庭教育的种种误区,对我们做家长的,有着深刻的启迪。

  社会和谐的价值观

  俗话说“一样米养百样人”,事实上,就是同一个人,从不同的角度来看也全然不同,苏轼不是早就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中国,如何才能达到“和”的局面呢?答案是:和而不同。

  “和而不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智慧,早在春秋时期的《国语•郑语》就已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只有参差不齐,各不相同的东西,才能取长补短,产生新的事物,而完全相同的东西聚在一起,则只能永远停留于原有的状态,不可能继续发展。《国语•郑语》还举了例子来说明:金木水火土,五行相和,才能生成万物,酸甜苦辣咸五种滋味相调,才能烹饪出美味,律吕、宫调等六种音律协奏,才能产生悦耳的音乐。孔子则进一步强调了在和的前提下,必须尊重不同,明确地提出了“和而不同”,正是对“和”这一理念的具体阐发。现实中,“和而不同”就是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段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是对“和而不同”的极好阐释。因此,所谓“和谐社会”,应该是国强民富、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应该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从某种角度看,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社会。

  世界和平的国际观

  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历来就有尚德不尚武的传统,自古以来就以“协和万邦”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总原则;以“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的原则帮助不发达国家,以求共立共达;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原则与世界各国、各民族、各地区、各联盟和平共处。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奉献给世界的精神遗产,中华民族至今仍然坚持以此作为对外关系的文化准则,世界各民族也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礼物。

  坚持“协和万邦”的原则,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和合万国”,或者用《周易》上的话来说:“保合大和”是为了“万国咸宁”,“天下和平”。而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认为,坚持“协和万邦”原则,实现世界的普遍和平,是建设好国家,强国、富国的重要条件。伊川先生说:“万邦协和,则所为必成矣。”也就是说,如果能维持一种良好的、和平的国与国的关系,统治者就有了建设国家、发展经济、调整内部矛盾等各方面的大好时机和条件,只要能正确把握好这些有利因素,慎重地处理好各种问题,所作所为就有了基础,自然可以把事情办好。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有2000多个民族,有不同的文化,不能只有一种模式、一种要求。文化应该是多元而又互补的,既碰撞又融合的。在这方面,“协和万邦”的和谐文化可提供解决冲突、和平共处、互不干涉、共同发展的理论思想,可提供反对霸权主义的价值评判标准。使人类文明和文化在迎接新时代的挑战中,相互吸取优长,融会贯通,综合创新,共同创造21世纪人类的文化未来。

  天人和合的宇宙观

  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和、合二字都见之于甲骨文和金文。“和”的初义是声音相应和谐;“合”的本义是上下唇的合拢。殷周之时,和与合是单一概念,尚未联用。到了春秋时期,和合二字联用并举,首见于《管子》:“和合故能谐”,构成和合范畴。概而言之,所谓“和”,指和谐、和平、祥和;“合”指结合、融合、合作。而“天人和合”(也作天人合一),则是中国哲学对世界思想文化的巨大贡献。

  在中国思想史上,天人合一是最基本的哲学理念,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周易•乾卦•文言》说:“‘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这里讲的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这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之后的孔子、子思、孟子都对天人合一的思想做了进一步的发掘。到了汉代,汉武帝独尊儒术,董仲舒是当时儒家的代表,他明确地提出了“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思想。到了宋代,是中国所谓“理学”产生的时代,出了不少大儒。尽管学说在某一些方面也有所不同,但在“天人合一”方面,几乎都是相同的。

  当代著名思想家、东方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对和合文化中的“天人合一”命题作了深入研究和新解,他解释:天,就是大自然;人,就是人类;天人合一,就是天和人互相理解,结成友谊。他指出,“天人合一”这个代表中国古代哲学主要基调的思想,是一个非常伟大的、含义异常深远的思想,不仅是中国,而且亦是东方综合思维模式的最高、最完整的体现。

  地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们的家园正面临森林锐减、物种濒危、资源缺乏、河水污染等问题,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和生态问题已经是我们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挑战。而这些却是我们自己一手造成的,在经历了痛苦与磨难,也尝到了生态苦果后,我们在不断走向文明的进程中,终于认识到了“天人和合”思想的宝贵。(作者:马宪泉,文化学者、海南省政协委员、三亚市政协常委)

【编辑:张培坚】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