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媒体呼吁推动城市群建设要尊重市场规律

2013年06月17日 14:52 来源:滨海时报 参与互动(0)

  最近,有媒体密集报道称,未来中国除“三大城市群”外,还会再打造“十大城市群”,尤其会在这“十大城市群”中间选择长江中游和成渝城市群作为和“三大城市群”并列的国家级城市群,从而形成3+2模式。

  对于媒体这样的报道,我们有必要采取非常理性的观点来看待——未来中国的城市群建设和壮大,更需依赖市场的力量,而非政府主导或者计划的方式。

  无可置疑,中国新一轮的城镇化,必将是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因为这既可以满足特大城市因规模效应带来的人口聚集进一步加强的规律,同时也可以避免大城市病的形成,从而形成大、中、小城市群的合理布局,这也是在中国推进城镇化进程中,既符合经济规律又符合生态规律的最优组合,必然会成为中国新型城镇化未来的主体形态。

  但是,我们必须清晰地看到,城市群的形成,更多是市场化的必然结果,而非政府主导形成。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城市群之所以成为公认的三大城市群,是因为通过长期发展形成了市场中的比较优势。同样在未来的城市群中间,也要以市场为主导。第一个方面,通过城市群在市场中充分的竞争,产业竞争、资源竞争、区位竞争等各种要素竞争后,自然而然有些城市群就会发展壮大,有些城市群就可能发展不起来,市场自然就发挥了主导资源配置的作用;第二个方面,城市群如果单纯靠政府来推动的话,就有可能为了照顾方方面面的关系,从而采取“撒胡椒面”方式。因为每个省、每一个区域都会提出一个城市群的理念,如果都照顾这些省和这些区域的面子或利益,通过政府的手去计划分配的话,最终就有可能出现“该强的城市群不强,该做大的城市群做不大,而不必要做强的城市群把它做强,不必要做大的城市群把它做大”的局面,从而违背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规律,最终导致资源的浪费。

  中西部城市群中间绝大部分是跨省跨区域形成的,比如说成渝跨两个省市;即使长株潭在一个省内,也牵涉三大市级行政区划。从实践来看,行政力量往往是阻碍城市群做强做大的一个阻力,因为行政力量常常和市场力量的用力是相反的。我们应该深刻明确城市群更多是市场化的一个行为和力量,也只有遵循市场的行为和力量,城市群才能做强。

  最后,我们既要认识城市群是中国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更要遵从市场对城市群打造的核心作用,未来中国第四、第五、第六城市群会落户谁家,关键还是要让市场来说了算,不是由政府来确定。(易鹏 国家发改委中国城市和小城镇中心研究员)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