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广州怒斥古墓强毁恶性事件 市民表示已感麻木

2013年06月17日 18:36 来源:中国新闻网 参与互动(0)

  中新网广州6月17日电 题:广州怒斥古墓强毁恶性事件:国企不给面子 市民已感麻木

  记者 陈建

  继上周发生两栋“熊猫级”民国建筑被强拆的事件后,广州日前再发生五座商代晚期至春秋战国时期的墓葬被施工方钩机挖毁的事件。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昨晚表示,这是一起十分严重的破坏文物的恶性事件,将依法严肃查处。不过,不少市民则表示,对此类事件已经感到麻木。

  与上周的民国建筑被强拆事件相比,这次的古墓被毁事件属于违法,性质严重得多,而且肇事方是参与地铁建设的国企,官方的处理态度口径也严厉得多,不过,在不少市民眼中,此类事件官方多数只能表示愤怒、痛心之类的字眼,而查处往往乏力,尤其是这次事件的肇事方是国有企业,这只是“国家队”之间的角逐,最多也就是罚款了事。

  这次古墓被强毁事件,违反的是新鲜出炉的法规。今年1月21日,广东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的《广州市文物保护管理规定》,于2013年5月1日起施行。《规定》第三十三条明确:在广州市主城区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1万平方米以上,在花都区、番禺区、萝岗区、南沙区、从化市和增城市辖区内进行的建设工程项目,占地面积3万平方米以上,都需要在施工前告知文物行政主管部门,经过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才能施工。如果已经开始施工,发现文物后,需要配合文物部门进行抢救性保护。

  这事有三个看点:第一,施工方是参与广州地铁六号线的中铁二局,并非强拆民国建筑的开发商,所以破坏古墓不是为了追求私利,而是为了顺利推进地铁民生工程。

  第二,古墓所处项目的施工面积是30万平方米,文物考古现场正处在咽喉区。

  第三,广州市考古所的勘探工作在5月30日已经完成,并向地铁公司分别递交了勘探工作报告和调查工作报告。结果,十多天后,五座古墓就被毁灭。施工方铲平古墓,可谓毫不犹豫,也不给考古部门任何面子。

  而且,据考古专家估计,在6月之前,这个工地早已破坏了十多座古墓,墓葬年代从商代晚期到春秋晚期、战国早期皆有,破坏的文物数量无法估计。如此看来,这新近被毁的五座古墓,简直是整个施工项目中铲平古墓工作的尾声而已,施工方本来就不惧法,早就动手干开了。

  对于广州官方这次怒斥事件,不少市民已感麻木。他们认为,广州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发展,已经给社会造成了轻视文物和历史建筑价值的印象,如今虽然保护文化古迹的思想抬头,也开始立法保护,但依然挡不住民间资本和国企的“先斩后奏”或者“睬你都傻”惯性思维。

  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大发展热潮中,广州市民曾不断呼吁保护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但最终的事实都是,它们要为经济建设让路。例如,有着83年历史、“藏”在广州市中山四路芳草街的惠爱堂;东山梅花村在民国期间兴建了一批南洋花园别墅;越秀区中山四路长塘街的制治使凌公祠;东山民国小洋楼署前楼等等,在争议和叹息声中逐一消失。就连别具特色的恩宁路骑楼街也一度面临被拆。

  有市民指出,广州的历史建筑本来就不比国内其他城市丰富,在长期的经济发展中,政府已经给人们一个经济为先的印象,别说法律不够完善,就算法律监管到位,很多开发和施工单位也不怕违法,因为法律的惩戒毕竟有限。民间资本开发毫无顾忌,有国企背景的施工单位就更加不会小心翼翼。像这次古墓事件,国企肆无忌惮破坏古墓群,为的是建设广州地铁,政府能拿他们怎么样?违法的后果,也就是罚款而已,而这些国企,有的是钱。

  更有市民进一步指出,对于企业而言,破坏古墓的罚款,要远远少于保护古墓拖延工期的成本,破坏古墓以保证工期,企业巴不得这样做。

  一周前,广州两栋民国建筑被强拆事件,暴露了广州保护文物立法不完善的问题;而如今古墓群被强毁事件,则揭示出这座经济城市里,法律也不能阻吓破坏文物的经济驱动力这一严峻问题。

  尤其让人担忧的是,通过这两个事件,人们发现,政府的决策效率,也已经卷入了经济建设的利益博弈中难以自拔。因为这两个事件都显示出,对于文物和历史建筑的价值定性,广州的考古专家是相当迅速的,两栋民国建筑在去年被舆论呼吁保护后,有关专家迅速就进行了研究定性,力主保留。

  而这次五座被毁古墓,考古专家也只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就完成了勘探报告。现在的问题就在于,在把专家的定性迅速提升到历史建筑保护的法规层面时,政府部门拖延犹豫,结果造成一年后开发商强拆成功;而在根据专家意见援引法律来保护文物的时候,违法的代价难以让大企业畏惧。

  今年年初,《广州市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区保护办法》正式向市民征求意见,这是广州市首度为历史建筑立法。有消息透露,广州市第一批历史建筑名单即将公布。

  有专家呼吁,面对迅猛的房地产开发速度,相关法规和文物普查应尽快落实,处罚金额也应大幅提升,对于一些严重行为,可以吊销开发商执照。

  不过,更多市民认为,广州长期处于发展经济和文物保护的利益博弈中,政府本身欠缺一个明确的博弈原则,如果不同部门的利益冲突尚在拉锯缠绕的话,否则就算法律再多再细,文物和历史建筑被继续破坏的事件还会发生,政府继续被动,企业继续无忌,市民继续麻木。(完)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