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爱心妈妈们二十多次救助 女子仍带宝宝沿街乞讨

2013年07月29日 14:05 来源:扬子晚报 参与互动(0)

脑瘫的孩子脑袋无法直立。宋峤 摄

  这几个爱心妈妈对小雨(化名)的爱近乎“纠缠”了。过去的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她们曾至少二十多次找到小雨的妈妈,希望对方能够尽快接受救助,停止让这个一见人就笑的脑瘫宝宝乞讨。但因为种种原因,小雨至今仍然每天出现在南京的街头。35℃以上的炙热天气下,她被母亲抱着坐在街边,不知所以然地等待好心人的施舍,成为这座城市乞讨大军中的最年轻者。

  第一次救助

  为孩子寻康复机构,还准备募捐

  可孩子妈妈却带着脑瘫宝宝消失了,打电话也联系不上

  大约是去年8月份的样子,刘德娟第一次见到小雨母女俩。刘德娟是南京爱心妈妈群中的一员,这个专职救助大病儿童的草根组织如今已有1756个爱心妈妈加入,从2010年成立到现在,她们已经救助了52个孩子。

  当时是在南京三山街地铁站,小雨被母亲蒋华(化名)抱着乞讨,周遭有一圈人围观。刘德娟走上前蹲下来,“孩子立即向我展开了微笑”,看起来也就一岁不到的样子,是个脑瘫特征比较明显的小姑娘——和同龄的孩子相比,小雨头特别小,但眉间距特别大,不会说话,还不会走路。

  蒋华告知:她们来自安徽,孩子2011年10月出生,经诊断患有脑瘫,孩子的父亲嫌弃,将母女二人一起赶出了家门,由于治疗费用较大,她无钱医治,家里也特别贫困,只好带着孩子流浪到南京街头乞讨。

  刘德娟留下了自己的电话和一张求助申请表。表示表填好后,南京爱心妈妈群会做进一步的核实,如果信息无误,就会给予募集善款、联系医院等帮助。按照过往的救助经验,刘德娟很有信心让小雨回到医院,以接受不可再延误的治疗。

  这位爱心妈妈甚至已经给小雨找到了“好去处”。因为小雨是安徽人,刘德娟数次联系位于合肥的小儿福康复机构,告知了小雨的情况,而小儿福的负责人是个非常热心的爸爸,创建小儿福也是基于帮助自己脑瘫的儿子。

  对方听闻后,立即表示可以接手这对母女。那个负责人表示,他们是政府定点的康复机构,安徽户口的孩子,还可以申请每月1000元的补贴。“当时我们的方案是,孩子妈妈提供齐备的资料后,我们立即开始募捐,然后将孩子送到小儿福。后期根据孩子的康复情况,再酌情募集善款。”

  刘德娟想尽早将这个好消息告诉小雨母女,但令她意外的是,其后她一直没有接到蒋华的来电。此前遇到的病童的家长,听到有爱心人士愿意帮助,都会像救命稻草一样抓住,但小雨的妈妈与他们明显不同。那次见面之后,小雨和她妈妈仿佛从南京城消失了一般,刘德娟多次打她的电话,不是关机就是无人接听。

  持续关注

  几位“妈妈”屡次帮忙牵头救助

  以手续办不下来为由,孩子生母却主动躲开“爱心妈妈”

  因为要牵头救助别的孩子,刘德娟将小雨的信息告知爱心群助医组的爱心妈妈们,并嘱托大家共同关注,希望能尽早救治孩子。

  爱心妈妈王婷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见到小雨的。她记得非常清楚,那天是农历的二月十九,因为当天是她儿子的生日。在南京鸡鸣寺门口,蒋华带着小雨在乞讨。王婷抱了抱小雨,“长得挺好看,但身体软软的,特可怜”。王婷特别想帮助这对母女,因为当时小雨就躺在地上,母亲一直在给孩子做推拿,特别用心,让同是母亲的她很是感动。

  蒋华解释说相关证件还没办好,但王婷决定先带孩子去医院确诊一下。因为负责助医组的关系,救助儿童的过程中,王婷认识了南京不少儿科专家,她跟蒋华约好,下周一去看南京市儿童医院王刚主任的门诊。

  没想到的是,蒋华又爽约了。两人再见面是在南京市儿童医院附近的麦当劳。那是一次意外的见面。当时王婷在餐厅内吃饭,碰巧发现小雨就在门外乞讨,隔着玻璃她愕然发现,蒋华还会给小雨做按摩,一旦有人经过就拼命按,没人时才停止。这让王婷对蒋华的好感一扫而空,她觉得对方像是职业乞讨。

  就这样,从去年8月到现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南京爱心妈妈群至少4位爱心妈妈刘德娟、王婷、蒋曦、庄艳等,以类似接力的方式,先后20多次找到小雨母女俩,希望能够救助小雨,但一直未能如愿。

  到了最后,双方的关系甚至变得有些微妙,爱心妈妈追着要救助孩子,但蒋华开始是各种解释,比如低保证办不下来等等,后来遇见相熟的爱心妈妈干脆就躲开。

  几个爱心妈妈告诉记者,小雨现在还在大街上乞讨,事实上,对于这个可怜的不到两岁的脑瘫宝宝而言,医院才是她最好的去处。因此,她们对蒋华何以迟迟无法完成救助手续很是意外,因为对每个病童而言,这些手续都是一般性手续,办齐理应不是什么难事。

  这些手续并不是南京爱心妈妈群需要,对于这个全是由爱心妈妈组成的草根组织而言,她们的作用是帮助病童寻找更好的救助和救治资源,而对于那些可能在千里之外的慈善基金会而言,他们首先要清楚的是将要救助的是一个什么人。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蒋华没能接受救助呢?

  记者求证

  是证件问题还是家长习惯乞讨?

  在治病的黄金时期,脑瘫宝宝在过去一年却没获得任何有效治疗

  在珠江路地铁站以及南京市儿童医院门口,扬子晚报记者先后两次见到了小雨母女俩在乞讨。

  小雨果然可爱,只要你逗她,她就张开嘴笑,特别好看。但她的脑袋直不起来,失去所靠的支撑,她的头就像面条一样,一下子耷拉下来。蒋华说女儿除了站不稳之外,两只手也无法同时举起。

  蒋华对记者说,她也很无奈,这一年间,她回过安徽老家四五次,但相关证件就是办不下来。因此只能继续乞讨,走一步看一步。

  蒋华身份证上的地址是安徽省蒙城县坛城镇姜营村。扬子晚报记者先后致电蒙城县民政局及姜营村,获悉蒋华因为出嫁到河南,她在当地已经销户,而嫁到河南后并未和丈夫领结婚证,这意味着不仅蒋华本人没有户口,小雨也是“黑户”。

  而据姜营村党总支书记姜绍廷证实,蒋华家境确实非常贫穷。父亲已经过世,母亲70多岁重病,蒋华还有两个哥哥,但家里条件都非常差,其中二哥两个小孩也是残疾。至于蒋华母女的户口问题,当地告知今年3月已经解决。

  接受记者采访时,蒙城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告知,按照记者的描述,蒋华母女符合当地农村低保的条件,因为母亲单身没有收入来源加上女儿重病,而且按照当地工作流程,一般半个月时间内,低保即可获批,她也很奇怪何以蒋华母女的低保证拖了如此之久。

  到底是遭遇相关部门的不作为,还是蒋华本身不主动、习惯于乞讨,小雨无法获得低保证等相关证件的真实原因不得而知,但一个事实是,这个不到两岁的脑瘫儿在最近一年的时间内,没有获得任何有效的治疗,而事实上这是她治病的最佳时期。

  记者手记

  对于类似的困境儿童 需制度化的救助规范

  近几个月以来,不断发生一些儿童悲剧,比如两个孩子因为父母吸毒无人照料饿死家中、南京街头惊现一个赤身女童抽烟乞讨、徐州精神病妈妈将哺乳期的孩子刺伤被缝100多针等等,这样的新闻让王婷、蒋曦等爱心妈妈不断对比一直想救助、但至今在乞讨的小雨,多年专职儿童的救助经历让她们想得更多,政府能否出台地方性法规?今后社会遇到类似的情况,该不该强制性出手,解救这样的困境儿童?

  记者两次采访了小雨的母亲,每次问题都差不多,就是想弄清小雨迟迟未能获得救助的原因。小雨的母亲蒋华解释说,是因为相关手续办不下来。记者问,为何不回家办证,而一直在南京乞讨?答之以“没有经济来源,不乞讨没法活”;再问,如果有机构愿意接手救治小雨,是否愿意?蒋华说,小孩离不开她。

  或许在街头太久的原因,对于各种问题,这位40多岁的农村妇女对答如流。但上述的答案似乎也能解释,可怜的小雨为何不是在医院,而是一直在乞讨的原因。

  爱心妈妈寄希望于“社会大爱”解决这个难题,针对小雨这样的困境儿童,能否有专门的法规予以救助。因为她们自知,这样的宝宝即使被她们碰到也是小概率事件,对于更多这样的孩子而言,社会需要一个制度化的救助规范。

  一个健康的社会,它的每一个孩子都不应被抛弃!您是否同意爱心妈妈的意见?针对类似小雨这样病童的境遇,您是否有更好的解决办法?欢迎您致电扬子晚报新闻热线02596096留下高见。

【编辑:王硕】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