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江西余干渔业捕捞办证混乱 乡政府随意支取补贴

2013年09月02日 13:19 来源:江西日报 参与互动(0)

  余干县大塘乡面积278平方公里,其中鄱阳湖水域占了全乡总面积的86%,居民多以捕鱼为生。8月30日,记者调查了解到,大塘乡办理渔业捕捞许可证129本,有107本被扣押,国家发放的燃油补贴200多万元,被大塘乡支取后挪作他用。有些居民称,属于他们的渔业捕捞许可证被扣押,属于他们的补贴自己无法支取。

  107本捕捞证被扣

  胡初点是大塘乡幸福村人,早年以捕鱼为生。他告诉记者,因“无证捕捞”风险很大,于是他不得不另谋出路。“无证捕捞的话,要处以罚款、拘留甚至构成刑事犯罪。”胡初点对《渔业法》早有清晰的了解。

  大塘乡共有2000多户人家,持有渔业捕捞许可证下湖捕鱼的只有22户,许多没有领证的渔民只能偷偷地下湖捕鱼,一旦被渔政部门抓到则要被“没收工具”,还要被罚款。

  其实,大塘乡的渔业捕捞许可证早在2004年就已办理完毕,捕捞证数量从之前的380本减为129本。记者从鄱阳湖渔政局渔政科了解到的信息显示,自2004年,对全省办证渔民换证之后,所有证件已全部发放。胡初点和其他渔民并非没有证,而是没有下来。大塘乡共有129本渔业捕捞许可证,107本分别被所辖的胜利村、和平村、同心村、幸福村等村委会“保管”。

  大塘乡党委书记汤健承认“确有此事”。谈到之所以不将渔业捕捞证发放到办证当事者个人,汤健称是因为这牵扯到大塘乡其他渔民的利益。“大塘乡最初是靠渔业发展起来的,全乡人早年都是渔民。”汤健说:“如果将证发给证件所有人,对其他没证的人不公平。”事实上,大塘乡将其所辖的内湖区域对外承包后,多数渔民主业不再是捕鱼。

  拉人头办证结苦果

  之所以会造成现在的局面,和大塘乡早期拉人头办理渔业捕捞许可证有很大关系。2004年,余干县下发给大塘乡办理129张渔业捕捞许可证任务,当时没人报名申请,于是大塘乡政府强行拉人头,这样导致的后果是,不少本已经改行的或者另谋出路的人也被“拉人头”。

  为什么出现拉人头现象?“一是渔民对捕捞证不够重视;二是不愿意交‘渔业资源保护增殖费’。”汤健说:“当时村干部到全村动员,没有人响应,结果不少村干部被拉进来充数。”

  在这样的背景下,当时办理129张渔业捕捞许可证时,办证费和此后每年的“渔业资源保护增殖费”800元均由村集体出。这也成为大塘乡6个村委会扣证的主要理由。对此,渔民们表示:“当时村委会提出,办证的8元由村集体出,免得每家每户收取麻烦,年终外包的湖面分红时再统一扣除。”对“渔业资源保护增殖费”一说,他们则表示曾经多次找乡里讨要渔业捕捞许可证,证没有发到手,谁会去交纳“渔业资源保护增殖费”?

  村民现在开始重视渔业捕捞许可证,是因为近年来国家对渔民补贴投入的增加,这笔补贴的发放都是以渔业捕捞许可证为准,将补贴款直接打进办证个人的账户的。从2006年开始,国家有了燃油补贴,且补贴每年都有所上涨。2006年补贴将近2000元,2011年每张渔业捕捞许可证补贴上万元。“以我们私人名义办理的渔业捕捞许可证,就应该发给我们。”渔民们说。

  乡政府随意支取补贴

  “当时形势所迫,不符合条件的渔民也办理了渔业捕捞许可证,造成了现在的矛盾。”汤健称,领证或者领取补贴必须符合外出捕捞三个月以上、船舶检验合格等条件。2011年经过调查,129本证件中有22本办理人常年下湖捕鱼,因此将证以及燃油补贴全额发放给他们,其他107本证件所有人不符合领取条件。

  据记者了解,其他被扣押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渔民则每人获得了2000元补贴,办理了渔业捕捞许可证的村干部除外。汤健说:“剩下的钱按照户口本上登记人数,每人100元发到每家每户了。”但有渔民反映,全乡确实每人都领到了100元,可那是大塘乡将内湖外包的每年分红。

  对此,汤健改口称,国家发放给渔民的燃油补贴已用于村集体公益事业。他还表示:“这几年的补贴共有200多万元,并非渔民所指的400多万元。”这些补贴款是打在渔民私人账户上的,大塘乡是如何支取的呢?汤健坦然地说:“乡里凭借‘一卡通’密码去银行支取。”

  对此,鄱阳湖渔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渔业捕捞许可证是以个人名义办理,属于渔民私人所有,大塘乡扣押属于违纪。同时,如果大塘乡调查发现非渔民领取了证件,收回后应当送往渔业管理部门予以注销。”隆安律师事务所律师尹富强则表示:“大塘乡党政主要负责人如此行事属于违法。既然‘一卡通’账户署名是个人,国家发放的渔民燃油补贴属于他们个人所有财产,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应占为己有,或挪作他用。”(记者 余红举)

【编辑:张海桐】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