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成为空城当引起反思

2013年09月04日 11:05 来源:北京晨报 参与互动(0)

  近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城市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热衷于造“新城”,动辄规划数十平方公里的新区、新城。不可否认,城镇化进程使更多人享受到城市生活的便利。然而,由于缺乏合理规划,不少“新城”成为“空城”。房地产泡沫蔓延的风险、土地资源浪费的阴影、过分依赖土地财政的隐忧,也渐渐浮现。(9月3日《人民日报》)

  应该看到,许多地方建设“新城”的出发点往往是好的,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缺乏科学规划,最终不但未能给百姓带来实惠,相反却背上了沉重的财政包袱。

  拿什么来挤干“造城”吹出的泡沫。一者要根治“数字”出官。个别领导干部为显示“政绩”的招牌和获取“名利”,不惜大造特造“新城”,结果“计划”没有实现,但本人却步步高升。二者要谨防“一哄而上”。不少“新城”由于盲目跟风、一哄而上,最终难免变成一座“空城”。这种对项目的热情有一哄而上的苗头,务必要遏制在萌芽状态。三者要杜绝贪大求洋。不少“新城”项目贪大求洋,能力过剩造成闲置性浪费,有的项目研究论证不充分,建成后不能满足需要。为此,“新城”建设必须坚决防止贪大求洋、铺张浪费的情况发生。

  说到底,多地新城遭业主抛弃成为空城,这一现象不容小视。其实,早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与会的代表委员们就提出,在新的五年里,中国应反思以往过热的“造城运动”,避免无序化城市发展。遗憾的是,在GDP导向的催生下,“造城”热情依然有增无减。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显示,在新的五年中,中国将“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如今,多地“新城”成“空城”,必须果断拿出解决办法,顺利迈过这一道坎,才能为“十二五”后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黄春景

【编辑:王安宁】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