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城市里孤寡老人的国庆长假:生活在“家”的边缘

2013年10月04日 10:58 来源:新华网 参与互动(0)

  自“常回家看看”写入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每逢节假日,人们的目光便集中转向庞大的“空巢老人”群体。“回家”还是“出游”,你方唱罢我登场,在舆论场内好不热闹。但在喧哗不远处,却有这样一群老人显得与“常回家看看”没什么关系。

  “我可忙了,可累了,我干活可慢了!哈哈哈!”被问及国庆长假的安排,81岁的张连华合十双手前倾着身体对记者笑着说。

  这个国庆长假,张连华一如既往地在哈尔滨十几平方米的家里将衣物拿出来,叠进去,不久再拿出。反复整理房间成了她每天的“任务”。

  “你看我忙不忙,事多着呢。”伴着腼腆的笑容,老人极力证明着她的“忙碌”。

  这已经是张连华独自一人度过的第50个国庆节了。年轻时寡居,无儿无女,每月1000多元的退休金,一台厚重的老式收音机与老人整日为伴。

  身体并不好的张连华现在最担心的是自己“不要瘫痪或是失明”。对于社区工作人员的看望,她总是说“麻烦人家干啥”。

  视线转向街头,热闹的人潮中不时出现拾荒老人。一个破旧的口袋,一根废木料做成的拐杖,凌乱的头发,驼背的高祥云在哈尔滨喧闹的街头兀自地走着。

  家中无妻小,76岁的他便独自从河北吴桥来到哈尔滨拾荒,在陌生的城市,桥洞成了老人的“家”。

  作为“五保户”,老人除每月1300元的补助,还能通过拾荒赚下200多元,“吃的也不花钱,都是捡的。”这样的生活,在高祥云眼里“很自由”。临近中午,老人拿起一个包子,吃得津津有味。不远处,几位老人静坐在阳光下,不时问起对方儿女是否回家。

  对于“常回家看看”引起的热烈讨论,孤寡老人的位置则略显尴尬。

  “现在年轻人过活不容易,的确有难处。但是事情要正反两方面看,有空儿了,还是要回去看看。”虽然“事不关己”,但张连华却通过广播一直关注着新法的落实。

  对于新法,高祥云则显得有些无所谓。“我自己这样很自由,没啥病,也用不着看望。”

  与看起来“享受”独处的张、高两位老人不同,身边不同境遇的对比令一部分孤寡老人更显落寞。

  国庆假期里,哈尔滨几处敬老院的活动室突然安静了下来。位于道外区的爱心敬老院宋姓工作人员说,过节期间很多有儿女的老人都被接走了,活动室都闲置了,但总会有老人留下来。

  79岁的王庆怀便是这样的留守者之一。这个国庆节对于老人来讲也许仅仅意味着一张床、一顿饺子。由于瘫痪多年,他所在敬老院里的伙伴成了王庆怀的“亲人”。“人少了,但过几天都能回来,回来就当过节了。”望着同屋空置的三个床位,王庆怀觉得这个十一长假有点长。

  “唠叨这么长时间耽误你了,有空常来啊。”聊天式的采访进行了3个小时,本以为打扰了老人休息,离开房间时,老人却显得很是不舍。(记者王君宝)

【编辑:何敏】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