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重拾“挎包精神”是转变作风的切实要求

2013年10月10日 11:23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老一代信合人,身背挎包,翻千山万岭,进千家万户,送钱送贷,靠这种“挎包精神”,60年来,湖北农信社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可以说,“挎包精神”是农村金融部门践行群众路线的写照,应被牢牢记取。

  如今经济条件好了,道路更平整了,交通工具更先进了,可“挎包精神”却被有的同志遗忘了。走好“群众路线”,需带上“感情”出发,视农民为衣食父母。背起挎包进村入户,走岔道、走小路,来有问声、去有送声、站立式服务、零距离服务,始终把群众的诉求装在心里,农民才会亲近你、支持你。

  重拾“挎包精神”,是转变作风的切实要求。“挎包精神”是一种方法,是一种务实的工作作风,一种由内而外的精气神。

  发扬“挎包精神”,必须痛下决心改进学风、文风、会风,尽量精简不必要的会议、文件、报表、检查活动,走出办公室,走到广大农民群众中去,加强调查研究,使金融服务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开展形式多样的“金融服务进村入户”活动,将质优价廉的金融服务送到农民身边,千方百计帮农民排忧解困。

  发扬“挎包精神”,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保持清正清廉。要在服务“三农”工作中把握住自己,增强反腐倡廉和拒腐防变的自觉性,主动接受群众监督,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清廉本色。要大力推行阳光信贷工程,公开贷款条件、服务流程、监督方式,做到贷款“零费用”,违规“零容忍”,严禁吃、拿、卡、要等不良行为。

  重拾“挎包精神”,也是不断创新的活水源头。新形势下,农民、农业、农村对金融服务提出更高的要求,市场竞争倒逼金融机构不断创新,为此,必须问计于民,问策于民。对打工返乡创业农民、农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小微企业等新兴群体要把握先机,先人一步,贴身服务。要打破传统的等客上门营销方式,进村组、进社区、进市场、进协会、进企业,把金融服务送到门前。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带上干粮,背起挎包,上路吧!( 徐新 作者系省农信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