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湖北日报:一公则万事通 一私则万事衰

2013年10月10日 13:08 来源:湖北日报 参与互动(0)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8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强财政扶贫资金管理监督。他指出,必须筑牢扶贫资金管理使用的“高压线”,对贪污侵占挪用等违法违规行为严惩不贷。

  扶贫资金承载着保民生、“兜底线”的制度善意,是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国家不断增加投入,扶贫资金总量已达394亿元,惠及千万贫困家庭。但是,在扶贫资金的管理使用过程中,一些地方也时常出现虚报冒领、挤占挪用、滞留沉淀和监管弱化等问题,影响了扶贫资金的有效使用,损害了社会公平正义。

  比如,云南丽江一位干部挪用73万扶贫资金买彩票,重庆开县一个村干部私刻印章造假账挪用93万扶贫款,河南唐河原扶贫办主任挪用扶贫资金收取管理费……扶贫资金管理使用乱象频出,主要原因不是缺乏制度,而是一些部门、一些领导干部没有严格按照既有的规章制度办事。

  一些人法纪意识淡漠,宗旨意识不强。扶贫资金是困难群众的“保命钱”、“救命钱”和减贫脱贫的“助推剂”,可有人把它看作权力的自留地,腾挪周转任意支配、想方设法拔毛刮油、凭感情关系分割项目资金;一些部门权力思想重,形成资金多头管理格局,以致各自为政的狭隘权力观盛行。长此以往,弄虚作假,套取、挪用、侵占扶贫资金等问题自然层出不穷,扶贫政策难免要打折扣,群众利益必然蒙受折损。

  怎么办?筑牢扶贫资金管理的“高压线”,对出现的问题毫不手软、严格问责、严肃处理。对挤占截留、挪用甚至贪污私分扶贫资金的单位和个人,除责令其归还款项外,还应进行经济惩处,并依法依纪追究责任,对少数腐败分子更须严惩不贷。

  一些地方的资金拨付方式不完善,从中央到省、再到市县乡,层层拨付环节流程长、资金拨付效率低。链条过长,加大了资金运行成本,常常“耽误农时”;再加上监督常常被弱化,以致资金有时在背光面运行。

  怎么办?通过改革和创新校正体制机制上的偏差。按照中央的要求,将项目审批权限原则上下放到县,省市两级则将主要精力放在资金和项目监管上。对扶贫对象建档立卡,与低保衔接,项目资金到村到户,直接用于扶贫对象,保证好钢用到刀刃上。此外还应创造条件,鼓励第三方评估力量介入监督,以期公开信息,提高透明度,让扶贫资金在阳光下运行。

  一些基层政府部门(尤其是乡镇一级)承担公共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的任务重,而财力却很有限,地方配套资金困难,于是挤占挪用、拆东墙补西墙。扶贫资金必须专款专用,这一起码的要求必须落实。

  怎么办?力争行政性支出适当向基层政府倾斜,保证基层政府的合理开支。同时,积极探索政府购买社会服务、金融机构等参与扶贫开发等有效做法,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攻坚。

  一公则万事通,一私则万事衰。时下,中国社会正步入改革的深水区、社会矛盾的凸显期,整个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渴求愈发强烈。我们务必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回应公众的诉求,切实管好、用好扶贫等公共资金,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地区内部的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以最大的诚意弥合社会贫富差距,帮助1.28亿贫困人口尽快脱贫致富。(评论员 李思辉)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