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别让中试环节卡住科技成果转化的“脖子”

2013年10月11日 13:03 来源:科技日报 参与互动(0)

  科技成果转化难并不是一个新话题。但是全国政协常委、中科院信息工程研究所所长田静的体会——“中间试验环节的缺失是造成科技成果转化不力、科技不能成有效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原因”,为这一老问题注入了新答案。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民盟北京市委主办的“第三届首都学产研高层论坛”上,田静在做题为“中间试验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报告时指出:有研究表明,科技成果经过中试,产业化成功率可达80%,而未经过中试的科研成果只有30%能转化。科研成果完成中试后,其技术成熟度可达8级以上,有资金实力的企业能直接投入成产。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一项甲醇制烯烃技术与间接法煤制油技术,在我国未来的煤代油战略中具有重要战略意义。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他们完成了一系列规模化的中间性试验。现在卖出一套设备收取的专利费就高达1.2亿元。目前,他们已经占有我国甲醇制烯烃产业50%以上的市场,‘十二五’期间预计将达到80%。”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田静举了这样一个例子来说明中试环节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重要作用。

  在田静看来,中间试验是科技成果经过原理实验、小样或模样实验的实验室阶段验证,转化为可以进行工业化、商业化生产并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必须完成的规模化、批量化、系统化的实验验证过程。

  既然中试如此重要,为什么我们不支撑起这一关键环节呢?“中试所需要的人才队伍、资金规模、实验装置、试验场地等,一般的科研项目、中小企业承受不了。在发达国家,中试都由风险投资或者有实力的大企业来完成。而在我们国家,目前还没有真正的风险投资,也没有愿意承担大风险的规模企业,这需要政府部门牵头来完成这件事。”田静分析。

  2008年—2010年,财政部与中科院合作,开展了先进设备的研发试点。“过程工程研究所有一项坚持多年的多尺度粒子算法研究,财政部自2009年起支持他们创新性地使用国际上新发展起来的GPU(图形处理器)芯片,配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算法结构,短短两年,用不到两亿元的成本,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完成了单精度600万亿次的超算能力建设和初步应用,当时,这一成果还引领我国的超级计算机登上国际超算的巅峰。”回忆起当时的情况,田静说:“通过适当财力的支持,在原来我们普遍缺失的核心关键设备研制环节,完全大有可为。”

  但并不是有钱就能让成果顺利完成的中试、走向产业化。“不少政府部门尝试性地安排了一些中间试验或者示范应用项目,但是却把示范应用研究当成工程项目管理,甚至采用招投标的操作方式,价低者中标。这种做法导致项目承担单位利益当先,完成工程即算成功,根本不考虑有没有真正解决转化应用中的问题。”田静遗憾地表示。

  针对我国当前科技工作的特点,田静建议,由政府牵头,设立转化基金,梳理出一批在科研单位或大学已经完成实验室研究,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前瞻性技术成果,与企业一起,筹集资金,完成中间试验,并从后期生产和推广中获得回报。(记者 林莉君)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