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评论:“带标上路”将使公车改革加速

2013年10月21日 15:56 来源:长沙晚报 参与互动(0)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出台,公车私用情况有了一定好转,但会不会还有公车存在隐性私用情况,如何防止这一情况出现?中纪委办公厅在答复关于公车治理的建议时,要求条件成熟的地区和部门,积极推行公务用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此外,在全国实行公务用车经费在财务上单独列项和单车定额核算制度。(相关报道详见本报今日A4版)

  终于要迈出这一步了!曾经基于公车管理制度的不规范、不完善,一些地方公车私用的现象一直被人们诟病。回顾公车改革的历程,有关部门数次出台公车治理的政策和文件,不少地方也积极推进了公车改革试点。中央有决心,基层有呼声,但往往因为触动了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的既得利益,使得有些人观望、拖延甚至阻碍改革。而对于民众来说,公车跑在路上,没有特殊标识很难辨别,也就更加难以判定是否存在因私使用的情况,这一度使公车腐败治理监督走进了死胡同,在这样一个破题阶段,民众对公车“带标上路”的呼声也就越来越高。

  推行公车统一标识、GPS定位等制度,正是顺应民众期待、彰显中央决心的一大手笔,有了标识,公车使用将不再浮云蔽目、真假难辨,公车也就真正走入了民众的监督视野。事实上,激活民间力量来监督,是给公车改革加速的一驾重要马车。目前公车是否私用的界定方往往是公车使用者的所在单位,有关方面可谓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自己监督自己”不可能有根本改观,而最好的解决办法莫过于引入社会的评判监督机制。将公车晾晒在阳光底下,才能彻底驱散曾经躲藏在公车里的腐败阴影。

  这也是创造条件让人民监督政府的举措之一,公车所消耗的每一分钱都源于纳税人,因此公车改革既是削减部分领导干部福利的行政改革,也是与民众福祉密切相关的民生改革。充分的社会监督,是确保公车改革不走样、不变质的关键因素,也是对每一位纳税人权益的充分尊重。

  当中央的态度愈加坚决,社会监督力量得到加强,将会形成中央和基层“两头挤压”的倒逼之势,从而进一步压缩公车腐败的空间。改革势在必行,与其徘徊观望,不如主动迎接。目前来看,这样一种趋势也逐渐明朗,湖南的省委常委们就曾带头“交车”,并在湖南各厅局和地州市中得到响应。湖南岳阳市纪委针对“公车腐败”,对公车实行北斗卫星定位“贴身监控”。2013年春节,云南某副厅级干部在微博中晒出自己的车牌号,呼吁公众监督公车私用现象,这些都引起不小的反响。

  如今公车“带标上路”也即将推行,下一步公车如何统一标识,GPS系统怎么建立,由谁来监督执行,仍是一个待解的课题,条件成熟的地区不妨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可以肯定的是,相关配套设施的跟进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啃下这一块硬骨头,需要完善制度设计,尤其是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如此,公车“带标上路”才能带领公车改革驶上快车道。(评论员 万晓娟)

【编辑:吴涛】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