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山东商报:取消信访排名是给民意“治堵”

2013年11月12日 14:47 来源:山东商报 参与互动(0)

  信访排名,在我国各地已实行数年。据了解,以取消信访排名为标志的信访改革正在进行时,“其力度、影响程度,不亚于劳教制度废除”。而中央有关部门的思路是“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把问题解决在当地”,避免矛盾涌入信访。(11月11日《新京报》)

  取消信访排名,此前已现端倪:早前多地官员就曾披露,自今年3月起,暂未收到国家信访局关于各省(市、区)“非正常上访”人次数的排名表。而今,“信访改革”的轮廓初现,排名取消在望。

  应该说,信访排名设立,不乏善意初衷。在社会转型、矛盾多发、信访洪峰涌现的背景下,它旨在建立“信访工作绩效与政绩挂钩”的机制,来促使矛盾化解在基层,纾解民众诉求。但在时下,它衍生出不少负面激励:在挂钩式考核下,某些基层政府受“政绩驱动”,动辄粗暴截访,造成多输格局。

  信访排名,催生出稳控压力,也成了截访行径的诱致因素。在此情境下,而改变信访责任追究、“一票否决”等机制,显然应提上矫枉议程。而信访改革,是对此的积极呼应。它有助于纠正“重数量、轻解决,重稳控、轻化解”的考核方式,消减基层官员的维稳重压:官员能基于民生本位的视角,而非维稳动机,去纾解信访中寓含的民生诉求。

  避免“矛盾涌入信访”,说到底,是对信访本质的厘清:信访无关“捣乱”,是法治渠道淤塞下公众的迂回表达;它是衡量社会稳定的一个状态值,更是群众诉求申述的一种通道;上访者也非“麻烦和刺头”的代名词,而应成填补治理缺陷的“反推力”。

  推动信访问题的良性解决,当注重源头化解,以改善民生为着力点,在面对上访时,悉心聆听,认真求解。在权利敏感期,善待访民,正视问题,更考量着治理的温润度。而推行“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前置,疏通行政诉讼、司法救助等救济渠道,就合乎这“源头治理”的思路。它有助于倒逼基层治理从“堵”到“疏”的转变,也以拓宽制度化应对的口径,“消化”喷涌的民生诉求。

  实质上,实行信访改革的时机,也已酝酿充分。近年来,我国信访制度也在循序“改进”:如修改民事诉讼法,加强检察监督,以期破解信访困局;以信息化推进信访模式嬗变……而中央纪委信访室官员张少龙也曾表示:各级纪委监察机关要坚决杜绝一切“拦卡堵截”上访群众的做法,引起舆论共振。取消信访排名,也正当其时。

  当然,在舆论期待很高的情形下,信访改革当跳出“小修小补”的层面,应是一揽子制度设计嵌套,实现质的改变,唯有如此,才能对接“媲迹劳教制度废除”的高期待。

  取消信访排名,究其意义,就在于消解民意诉求的“堵点”。也只有突破掣肘、实现源头治理,信访机制才能革弊布新,烙上法治印记。(佘宗明)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