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南京日报:问计于民应成决策常态

2013年11月28日 11:01 来源:南京日报 参与互动(0)

  明年的节假日调休如何安排?全国假日办昨天提供了三套备选方案公开征求意见,引发热烈反响,短短半天时间,不少网站的在线参与调查人数就达到十多万人。在正式出台调休方案前先广泛征求意见,全国假日办今年的做法值得肯定。以往饱受诟病的“几个人决定十几亿人调休”的事情,今后看来不会再发生了。

  无独有偶,此前一天,提交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二审的《江苏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修订草案修改稿)》明确,全省设区的市、县(市)政府采用控制机动车保有量的措施,应当公开征求公众的意见,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并在实施30日前向社会公布。条例的最大亮点,也是政府在做出限购限牌决策前先征求民意,并且要提前一个月告知。它尊重了千家万户的交通出行权益,避免了政策“急刹车”可能带来的种种争议和问题。这样的好事,理所当然会受到公众欢迎。

  无论是节假日调休,还是机动车限购限牌,都切近民生,广受关注。决策这样的民生大事,最应避免闭门造车拿方案、一言九鼎做决策。可以想见,类似的方案哪怕经过了深思熟虑,也会因为决策过程的封闭、缺少缓冲的余地,给人以“硬着陆”、“没商量”之感,老百姓最终并不一定领情,甚而还会怨声四起。不少时候,一些重要民生决策因为缺少征求群众意见,一推出即遭非议,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众口难调,而是由于缺少对民意的尊重。

  在决定事关大多数人切身利益之事时,不怕众声喧哗,就怕一锤定音。我们常说,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正因此,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应当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应当成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标准程序、必备步骤。在出台重要民生政策前,尤其需要常问、多问老百姓“这样行吗”,让老百姓基于自己的位置和利益,表达意见和关切,通过收集民意,再对原有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可以想见,汲取了民意“最大公约数”的政策,自然会受到绝大多数人的认同和支持。

  问计于民是民主决策的要求,也是科学施政的需要。既有的政策好不好,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民意的衡量,才好修订完善;新推的政策合不合理,也需要民意的参与、民智的收集,才好凝聚共识、减少震荡。正如正式文艺演出前经常需要“暖场”一样,重大决策前征求民意,本身也是一个为政策出台造势、推广从而获取最广泛支持的过程。不可否认,特定情势下确实需要“当机立断”,但在一般情况下,问计于民却应成为决策的常态。征求民意、问计于民固然会拖慢决策节奏、影响决策效率,但它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决策的科学性,最大限度地避免走弯路、瞎折腾甚至翻烧饼。这样的“慢一拍”,其实很值。(左中甫)

【编辑:杜雯雯】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