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国内| 国际| 军事| 社会| 财经| 产经| 房产| 金融| 证券| 汽车| I T| 能源| 港澳| 台湾| 华人| 侨网| 经纬
English| 图片| 视频| 直播| 娱乐| 体育| 文化| 健康| 生活| 葡萄酒| 微视界| 演出| 专题| 理论| 新媒体| 供稿

七旬老太膝下四子女捡垃圾为生 与大儿子10年未见

2014年01月02日 08:33 来源:成都商报 参与互动(0)

  逯望一

  75岁,本该是儿孙满堂,在家安心养老的年纪。可来自中江县的75岁太婆赵素清(音),虽有4个儿女,却住在一个破旧的砖瓦房内,靠捡垃圾为生……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走进赵婆婆的家,探望她。

  说起儿子 太婆眼含泪花

  近日,网友@方便面两碗发的一条微博引发了市民关注,他称,见到一名婆婆捡垃圾吃。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了这位网友吴先生。吴先生说,其住在武青北路一带,他老婆回家时,见到这名叫赵素清(音)的太婆在垃圾桶内找东西吃。

  一辆三轮最值钱

  赵婆婆的家位于该片区一条烂路尽头,一间五六平方米的砖瓦房。门边停放着一辆三轮车,是赵婆婆最值钱的东西,500多元,是用卖废品攒的钱购买,而买车也是为了方便捡更多的垃圾。昨日上午10时,赵婆婆正在门外整理垃圾。

  房间内只有一张烂床、一张烂桌子,此外就是纸壳、塑料瓶、烂衣服。虽然冬天早已到来,但她的被褥并不厚。房屋中间悬着一根绳子,上面挂着一些食物。赵婆婆说,这些东西都是她捡来的。

  吃的基本靠捡

  “老伴死了,我有儿子,但我哪个都不跟……”说起儿子,赵婆婆摇了摇头,眼中闪烁着泪花。她说自己老家在中江县会龙镇,来成都已经十多二十年了。房子是她租的,每月房租大约100元。

  交流中,记者得知她有两个儿子。她称,与大儿子10多年没见,大儿子从来不管她,并且她与大儿媳关系不和。另一个儿子叫苟中华,今年41岁,在成都打工,这个儿子赚钱少,但偶尔还是会来看他。如今,她靠捡垃圾卖钱,平均每月能赚到150元。她会把这些钱攒起来。有时苟中华来,会拿走100元。这样,每个月她只有约50元生活费,大部分会用来买小酒。而吃进肚里的东西,基本上是捡来的。

  赵婆婆称,平日里有很多好心人帮助她,衣服都是别人送的,偶尔去买小酒,老板也不收钱。

  谈到赡养 子女都说困难

  昨日,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上赵婆婆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谈到赡养问题,他们都诉说着各自的困难……

  小儿子:不给钱,但常去看

  昨日中午,成都商报记者找到了在光华大道一厂房内打工的苟中华。苟中华说,老家房子都已经没了,一家人来成都多年,父亲2003年去世。记者询问其是否在赵婆婆那里拿钱时,他称有时没活干,就在妈妈那里拿点钱用。以前没要过,去年脚受伤了,才隔段时间从母亲那里拿一两百元钱。

  他是否知道赵婆婆捡吃的?他称:“也不是,好多都是别人送的。”苟中华说,如今他每个月能赚2000来元钱。他早些年就已离婚,有一个15岁的女儿,每月要给女儿200元生活费,除去房租、生活,每个月的日子也很困难。赵婆婆除了他还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均已成家。而他的哥哥则从来不管赵婆婆,就连前年赵婆婆生病,他给哥哥打电话让他看看,他都说没时间,医药费还是他东拼西凑而来。

  苟中华说,他也让母亲不要去捡垃圾吃,但她还是要去。而记者询问其为什么又不给母亲钱时,他只是说自己的钱都不够用。说到尽孝心,他称自己还算稍微好的,还算管了母亲的,经常去看她。

  大儿子:在养外公,负担重

  赵婆婆的大儿子赵作银(音),今年60岁,已当了爷爷。他称母亲的婚姻关系比较复杂,两个儿子两个女儿分别与3个男人所生。而他与母亲的感情不好,与赵婆婆少有见面,也没给过母亲生活费,上一次见面是2008年。说到赡养赵婆婆一事,他称自己现在甘肃打工,其他一些亲人在眉山。赵婆婆的父亲还在,如今已经90多岁。之前他同苟中华商议过,赵婆婆父亲由他在赡养,而母亲则由苟中华赡养。赵作银说,他的负担比较重,如果赵婆婆父亲去世,负担轻一些后,当儿女的要考虑给母亲生活费。

  女儿:见面拿一两百元

  47岁的张翠英(音)是赵婆婆所生的一个女儿。她称母亲现在是由苟中华在养。她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开母亲了,和赵婆婆没啥感情,但毕竟赵婆婆是其亲生母亲。而之前赵婆婆曾到她家里耍过,她与赵婆婆见面少,但每次见面,还是要拿一两百元,而她也管不了太多。

  当地政府派人连夜赴蓉

  送她去敬老院被婉拒

  昨日下午,成都商报记者联系了中江县会龙镇。会龙镇党委书记李成忠介绍,赵婆婆多年前已离开会龙镇。经过了解,赵婆婆的婚姻关系比较复杂。两个女儿,一个几岁的时候就到了河北,另一个在几个月大的时候就离开了她。目前赡养她的责任落到了两个儿子身上,大儿子赵作银家庭条件较差。政府打算先给赵婆婆另一个儿子苟中华做工作,如果他们实在不管,政府先将其接回当地,送往敬老院,让老人过一个温暖的冬天。

  昨晚8时,经过近两小时车程,中江县会龙镇政府工作人员邓学埃和会龙镇关寨村村支书汪贵林等一行3人赶到成都,见到了赵婆婆。汪贵林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赵婆婆本是关寨村人,离开家已经十五六年了,“没想到现在过得那么恼火”。

  3个老家的人围着赵婆婆嘘寒问暖,希望把赵婆婆接回老家,送到会龙镇的养老院照顾。但昨晚经过近1小时劝说,赵婆婆始终不肯走,她说:“我在这里很好,每天都能捡到吃的。”

  经过商量,邓学埃一行只有暂时给赵婆婆一些生活上的帮助,将携带的羽绒服、保暖内衣等物品送到赵婆婆手里。“最终还是要做老人家子女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履行起赡养老人的义务。”在来成都之前,邓学埃已和赵婆婆儿子苟中华联系过,对方称自己有难处,“回去是最好的”。临走前,邓学埃又联系了苟中华,对方称,明天将和邓学埃见面,就赵婆婆是否回家的事做一个决定。

【编辑:马婷婷】

>社会新闻精选: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网上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6168)] [京ICP证040655号] [京公网安备:110102003042-1] [京ICP备05004340号-1] 总机:86-10-87826688

Copyright ©1999-2024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